首页>疾病百科> 正文

小儿脑瘫发病率在上升(1)

2015-12-16 腾讯 A +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岁走”,这是对婴儿时期运动行为发育规律的粗略概括。但有些家长发现,宝宝都过了一岁,还不会站、不会走,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孩子是“脑瘫儿”。神经外科专家称,近年来小儿脑瘫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中国有500万以上的脑瘫患儿。究其原因,产前因素是主导,特别是高龄孕妇的多胞胎常常是脑瘫的常见病因。

高龄妊娠、多胞胎

是脑瘫儿的高危因素

脑瘫顾名思义,未发育成熟的大脑受到损害或损伤,造成了中枢性运动调节紊乱,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记者在解放军广州458医院了解到,该院神经外科就收治了不少2-15岁的脑瘫患儿。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唐运林称,来就诊的患儿中,约有2/3为痉挛性脑瘫,典型的症状是痉挛、肌张力过高,导致不能很好走路,踮脚尖、两脚跟不能着地,两腿不能分开俗称“剪刀步”,手抓东西不牢,患儿甚至不能抬头、翻身、爬行等。

脑瘫的病因相当复杂,以往通常认为,分娩时造成胎儿缺氧是导致新生儿脑瘫的首位因素,但近年的研究发现,高龄妊娠、多胞胎、感染等产前因素才是脑瘫的主要原因。唐运林说,在他们收治的脑瘫患儿中,患儿母亲多是超过35岁才怀孕的,且有一部分有先兆流产,妊娠过程需要保胎,不料孩子出生后才发现不正常。

专家还强调,多胎妊娠的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单胎儿,这种情况发生脑瘫的几率也较高,而其并发颅内出血、黄疸等,是进一步加重脑部损伤的常见原因。所以,很多时候会遇到一对双胞胎,一个正常,另一个却是脑瘫儿。

此外,孕期感染也是引起胎儿神经发育异常的常见原因,比如弓形虫、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都可损害胎儿脑神经而导致新生儿脑瘫。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