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白血病

白血病的治疗日新月异

2015-12-09 放心医苑网 A +

白血病疗效的改善起自20世纪60年代末。自那时以来,由于肿瘤治疗新药的不断发现,人们藉助于细胞生物学和药物效应、代射动力学等学科的发展,逐步探索出一套以联合用药、大剂量、早期强化为主要策略的治疗方法,为大量杀灭恶性细胞提供了有效手段。对克服化疗后骨髓抑制毒性,缩短粒细胞减少期,防治感染、出血并发症,降低骨髓抑制期死亡率,以及强化疗的顺利实施也发挥了良好的保障作用。以上措施,使急性白血病的近、远期疗效获得显著提高。目前儿童和60岁以下的成人aml的cr率均为60%~85%,5年dfs儿童为50%,成人为30%~40%,约25%~45%的病例可单靠中药治疗达到治愈。

诱导缓解治疗

至今,蒽环类药物(主要是柔红霉素,dnr)加阿糖胞苷(arac),即da3+7是国际最通用的aml诱导缓解方案。一般用法为dnr45~60mg/m2x3天,arac100~200mg/m2×7天,报道cr率60%~85%。

我国aml诱导缓解治疗常用三尖杉酯类生物碱,如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ht)和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hht)。

大、中计量(hd,id)arac(0.5~3g/m2,ql2h×6~12次)联合蒽环类诱导治疗aml达到的cr率并不比da标准方案高,且有严重的神经、胃肠和其他毒性,老年患者死亡率更高,但对年轻患者可延长缓解期,提高5年dfs和总生存率。不过,hd、idarac目前尚不是普遍认同的aml诱导治疗方案。

疗效标准

1、缓解标准

(1)完全缓解(cr)

1)临床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所致的症状和体征,生活正常或接近正常。

2)血象: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外周血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3)骨髓象:yuanlixibao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幼稚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系正常。

m2b型:原理希白i型+ii型≦5%,中性中幼粒细胞比例在正常范围。

m3型: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5%

m4型:原粒细胞i、ii型+原始单核及幼稚单核细胞≦5%

m5型:原始单核细胞i型+ii型及幼稚单核细胞≦5%

m6型:原粒细胞i型+ii型≦5%,原始红细胞及幼红细胞比例基本正常。

m7型:粒细胞、红细胞二系比例正常,原始巨核细胞+幼稚巨核细胞基本消失。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5%。

(2)部分缓解(pr):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幼稚淋巴细胞)>5%而≦20%;或临床、血象、血象中有一项为达完全缓解标准者。

2、白血病复发经治疗获cr后出现下列三者之一,即为复发:

(1)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幼稚淋巴细胞)>5%而≦20%。经过有效的康白血病治疗一个疗程仍未能达到骨髓象完全缓解标准者。

(2)骨髓原粒细胞i型+ii型(原始单核+幼稚单核细胞或原是淋巴+幼稚淋巴细胞)>20%者。

(3)骨髓外白血病细胞浸润。

3、持续完全缓解(ccr)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之日起计算,其间无白血病复发达3—5年以上者。

4、长期存活急性白血病自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包括无病或带病生存)达5年或5年以上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