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知结肠癌的发生与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素饮食有密切的关系,况且结肠癌手术后对人体的消化生理功能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虽然术后可有生理性代偿的调整,但术后饮食的调节,无疑对结肠癌术后病人的康复,乃至预防复发都有极为重要的关系。结肠癌与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的关系可归纳为此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可刺激胆汁分泌。
使进入肠腔的胆酸量升高,导致人体胆固醇总量升高,而且此类饮食的摄入可导致肠腔中厌氧菌含量增加,其细菌酶的活性亦升高,作用胆固醇可分解产生致癌原或促进致癌原的形成,这些致癌原物质。如二甲基肼、脱氧胆酸、多环芳香烃以及亚硝胺类化合物,都可能是人体组织细胞癌变的致癌物质。
此外,低纤维素食物可造成粪便减少,使肠蠕动变缓,粪便在肠内滞留时间延长,其中的有毒物质作用于肠粘膜时间长。亦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因素之一。因此,结肠癌术后的病人在饮食上应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蛋白和低纤维素饮食,丽应以植物蛋白、油脂、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维生素A、C含量较高的食物。在结肠癌手术后不久的病人,特别是拔除胃管开始进食的时候,应以流质饮食为先,逐步地在饮食质量和数量上增加,以防因手术创伤后胃肠功能不全。在暴饮暴食的情况下发生消化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但是,有些病人过于偏重低脂肪、低蛋白质和高纤维素饮食,而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体质虚弱、抗病能力低下也是不可取的。
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再周全的食疗也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因为食疗是一种补助的措施,却不具有主动的控制能力。要从本质上改变化疗毒副作用过大的问题,需要结合专业的肿瘤协同中药物。如中药灵芝的抗肿瘤机制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医用级灵芝孢子粉,或高浓缩的灵芝制剂,均可用于肿瘤的协同治疗。
小结:肿瘤是一种很可怕的疾病,在食疗的作用下怎么才能坚持有效果,肿瘤的危害很大,一定要加强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