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情感障碍

~情感障碍

2009-12-11 www.spxl.net A +

神经精神疾病鉴别诊断学第10章情感障碍热★★★神经精神疾病鉴别诊断学第10章情感障碍作者:spxl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更新时间:2008-2-417:10:31(一)精神分裂症情感迟钝淡漠,情感反应与思维内容以及外界刺激不配合,是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特征。同时患者还具有思维联想障碍、幻觉、妄想、意志减退和行为退缩。多青壮年发病,病程迁延,无脑器质性症状和体征。

(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情感障碍是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可表现情感迟钝,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也可伴有智能减退和人格改变。这类患者可通过躯体和实验室检查以确诊相应的脑器质性疾病。

七、情感麻木

(一)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遭受剧烈精神创伤后而出现急性心因反应,部分患者表现僵住不动,运动抑制,情感无反应,呆若木鸡,甚至对痛觉刺激也无反应。其病程一过性,少有复发。

(二)癔症有些癔症患者由于夸张与做作,表现闭目不动、呼之不醒、推之不动,似乎缺乏相应的情感体验,无恐惧和痛苦感。但这类患者以往有癔症发作史,遇到刺激还会有类似发作。

第三节情感协调性障碍

affectivecorariancedisorder

外界刺激后的内心体验与外部表情不协调,或内心体验自相矛盾,称情感协调性障碍。一般分为情感倒错、表情倒错、矛盾情感,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情感倒错(parathymia)是指患者的情感反应与客观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如遇悲哀的事件表现欢乐,遇到高兴的事反而痛哭。

表情倒错(paramimia)是指患者的情感体验与外部表情不协调。如嚎啕大哭时同似不悲伤,喜笑颜开时内心极其痛苦。

矛盾情感(ambivalence)是指同一患者对同一事件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情感体验。如既爱又恨或既悲又喜。

第四节情感退化

affectivedegeneration

患者的情感变得极幼稚或衰败称为情感退化。

1.情感幼稚:患者由于大脑皮质的控制能力减弱,其情感活动易受本能支配或直觉的影响,而缺乏克制和理解能力,且很容易流露出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癔症、痴呆患者。

2.情感衰败:是整个精神活动衰退的一部分。常见于精神分裂症衰退型或痴呆患者。

【临床表现】

1.情感幼稚(emotionalinfantility):是指患者的情感缺乏节制,极易流露出来,如同小孩一般表现。患者对外界刺激反应迅速而强烈,稍遇刺激则嚎啕大哭或暴跳如雷,而稍加安抚则破啼为笑。

2.情感衰败(emotionaldeterioration):是指患者对各种事物逐渐丧失自己的内心体验,带着傻笑的面容或毫无表情,一般外界刺激很难引起情绪反应,对于重外界干扰可有些愤怒或回避反应。

【鉴别诊断】

一、情感幼稚

(一)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可出现情感幼稚表现,表情喜怒无常,忽哭忽笑,易受外界刺激干扰,时而冲动兴奋、打入毁物,时而乱跑,学鸡鸣狗叫,如同三岁儿童;同时具有思维零乱、破裂,行为愚蠢、奇特,有片断幻觉、妄想,也可有性欲亢进意向倒错,病程进展较快,迁延,人格逐渐衰退。

(二)癔症这类患者本身性格就有强烈情感性和情感多变性,情感活跃、生动、肤浅、幼稚,情感反应容易从一个极端转向另一个极端。部分癔症患者可表现童样痴呆症状,患者自称为儿童,其谈话声调,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一样,表现十分幼稚、顽皮。似乎好象痴呆状态,但患者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

(三)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部长期的器质性病变,可出现痴呆综合征,表现全面的智能,记忆的衰退和人格改变,智力和记忆障碍是痴呆突出表现;人格改变主要表现在性情急躁易怒、多疑,伦理道德观念减退,行为愚蠢,情感淡漠,幼稚、欣快,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二、情感衰败

(一)精神分裂症衰退型(schizophreniadetriorateatype)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病程不断进展,精神症状日益加重,以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为主,表现性情孤僻、意志活动低下,情感淡漠以至衰败,整日傻笑,对任何刺激无动于衷,思维贫乏,丧失社会功能。

(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患者,由于智能减退、人格改变,表现社会功能衰退,孤僻、退缩、自语、傻笑,对外界刺激缺乏内心体验。此类患者有脑部器质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