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领域一个高端研究项目遭受了重大挫折,本来这一项目的目标是想开发出首个能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药物。但即便如此,对阿尔茨海默病转变治疗方法的研究仍然获得了医药界强有力的支持,在ICAD会上给人们带来惊喜的并不是抗Aβ药物,而是应用靶向药物治疗今年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08国际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论坛(ICAD)”上,各国医学研究者向会议提交了丰富的材料,其中凸显了许多很有前途的药物,这些创新药物所追求的目标,都是瞄准控制阿尔茨海默病进展的新机制。“阿尔茨海默病在研药物的数量和这些药物所采用的不同机制是激动人心的。”来自美国纽约的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CornellMedicalCollege)神经病学科学家NormanRelkin如是说。“虽然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处于研发中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大都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一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机会,在接下来的5~7年内,会有2~4只被证实安全、有效的药物进入临床,这将真正戏剧性地改变过去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途径。”失败是成功之母目前,有5只药物获准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所引起的记忆问题和其他症状,但是今年3月,一项研究发现,这些药物的疗效极其微弱。而且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只药物能阻止、延缓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病。但是,全球目前有约3700万人遭受阿尔茨海默病的折磨,这是一个极大的需求空间。但是让人扫兴的是,过去几年来,两只此前被寄予厚望、原本预计能满足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用药需求的药物却以失败告终。这两只药物都是基于这一领域目前十分流行的抗淀粉状蛋白策略开发的,这种策略针对的靶标为β-淀粉样蛋白(Aβ),这种蛋白能使斑块聚集,而这恰恰是阿尔茨海默病的一项标志,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这种策略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进行控制。2008年6月,MyriadGenetics公司宣布,由于Ⅲ期临床数据显示Tarenflurbil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没有任何效果,因此暂缓了Tarenflurbil的开发。这是一只抑制G-分泌酶调节的药物,G-分泌酶是一种很重要的、参与Aβ蛋白形成的蛋白酶。2007年8月,Neurochem公司宣布,此前设计用来与Aβ蛋白酶结合,阻止斑块形成的药物Tramiprosate,但在美国所做的最后一期临床试验中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些挫折并没有阻止其他公司继续努力,他们通过针对Aβ蛋白酶的其他途径来开发出治疗药物。英国牛津大学(UniversityofOxford)的GordonWilcock说:“虽然,已经完成的临床试验数据是消极的,但这并不是阿尔茨海默病中淀粉样蛋白这个故事的终点,因为,临床试验中还正在采取其他的策略。”Bapineuzumab就是其中之一,Elan和惠氏公司在ICAD上提交了一份让人喜忧参半的报告。在这两家公司所提交的报告称,在有229名患者参加的Ⅱ期临床试验中,这一原本被设计用来清除脑中的Aβ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认知功能方面显现出了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对试验数据分析之后发现,该药物对没有载体的载脂蛋白E4(ApolipoproteinE、ApoE4)也显示出了效果,而这种蛋白的变型,能增加阿尔茨海默病发作的风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