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喉咙里发现白膜尤其是小儿首先应该想到的是白喉。因为白喉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毒性强,传播快,可以发生严重后果。可是白喉在我国已基本被控制,因此喉咙里发现白膜大多数不是白喉。
白喉的主要特征。白膜生长夜咽、喉部,也可长征鼻腔内。假若长在喉就可能阻塞气管,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万以致死。白喉杆菌产少强烈外毒素经过血液或淋巴吸收,引走全身性毒血症,发生心、肾、肾上腺及神经的病变。经常出生的是心肌炎,多在发病后10天左右出现,可能因心肌坏刃而导致死亡。毒素若侵及周围神经,可引起软聘瘫痪,吞咽困难或呼吸肌瘫痪等严重病变。
白喉所呈现的白膜是病菌外毒素使局部的上皮细胞破坏,导致炎症反应的后果。由浸润的白细胞,渗出的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与病菌凝结在一起形成的。开始多出现在扁创体表面,早期为白点,逐渐成为落膜,常呈灰白色,渐渐变厚,1―2天内扩大呈片状,并可向扁桃体四周扩散;此白粘连较紧,不易拭去,勉强拭去容易出血,多为一侧较重;送咽部分泌物培养或作涂片检查可发现白喉杆菌,这是确理本病的客观依据。
白喉发病病程较慢,早期呈全身不适,在儿童发现精树差,开始咽痛不明显,体温也不高,很容易忽略下去,常在3―4天后病情逐日加重,体温很快上升,在儿童可达40℃,脸色苍白,脉细而快,出现虚脱、中毒现象。
治疗白喉主要使用白喉抗毒素,配合全身一般治疗,病情很快治愈,预后良好。
更多耳鼻喉科知识请进入健康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