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暴发性肝炎样综合征

重大疾病保险医学顾问

2009-12-09 www.xici.net A +

 重大疾病保险医学顾问重大疾病保险是人寿保险中重要的产品创新成果之一,它承保的责任范围包括癌症、脑中风、尿毒症等数十种重大疾病保障。1982年,南非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张重大疾病保险单;1995年,我国寿险市场开始销售重大疾病保险产品。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人们普遍意识到重大疾病保险产品在生活中抵御风险的重要性。同时,重大疾病保险也以其独特的保障内容、巨大的市场潜力使人们免除后顾之忧,该产品的承保保费和销售件数在个人新契约销售份额中,始终名列前几位,是寿险中非常畅销的险种之一。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宁波市健康保险的保费规模又比2001年增长42%。为了帮助市民了解重大疾病的危害,增加百姓医学知识,我们在此刊发,以飨读者。不妥之处,敬请斧正。一. 恶性肿瘤:1.疾病定义: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根据肿瘤的形态学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即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来自上皮组织者称为“癌”;来源于间叶组织者称为“肉瘤”;胚胎性肿瘤常称母细胞瘤,如恶性淋巴瘤、精原细胞瘤等。良性肿瘤,一般称为“瘤”。2.临床表现:肿瘤的临床表现决定于肿瘤性质、发生组织、所在部位及发展程度。尽管表现不一,共同表现为:(1)局部表现:A。肿块;B。疼痛;C。溃疡;D。出血;E。梗阻;F。全身症状。(2)全身症状:多无明显的全身症状或仅有非特异性的全身症状,如贫血、低热、消瘦、乏力等。3.发病情况:恶性肿瘤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据估计,约80%以上的恶性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0年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为630万,而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就达到140万;目前,我国有癌症患者200万,每年新发病例接近160万,其中每5个死亡病例中就有1例死于癌症,每200个家庭中就有一个癌症患者。传统的胃癌、肝癌、食管癌发病率居高不下,肺癌、结肠癌、乳腺癌、急性白血病、神经细胞瘤的发病率也快速增长;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癌症发病率就上升了69%,死亡率增加了29.4%。4.预后:恶性肿瘤预后很差,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恶性肿瘤的生存率大大提高。恶性肿瘤为男性第二位死因,女性为第三位主要死因。5.治疗费用:10万以上。二.急性心肌梗塞:1.疾病定义:急性心肌梗塞又称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它原因造成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局部坏死。临床表现:临床上有剧烈而较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血沉)、血清心肌酶活力(谷草转氨AST/GOT)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2.发病情况:A、在欧美国家常见,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1986-1988年美国每10万人口男性、女性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分别为118.3和90.7。中国男性为15.0,女性为11.7。B、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国内资料比例为1.9:1至5:1之间。C、40岁以上的发病年龄占87%--96.5%,女性发病较男性晚10年。男性高峰为51-60岁,女性则为61-70岁。D、本病在春、冬季发病较多,与气候寒冷、气温变化大有关。3.预后:约2/3病人在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急性期住院病人的病死率(监护治疗手段)一般为15%。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经过对病人的长期随访,资料表明,有53.4%的人在病后半年内恢复工作。4.医疗费用:宁波市18所综合医院2000年治疗该病的平均费用为9945元,2001年上半年平均费用为18928元。5.防治:A。预防冠心病;B。积极及时治疗先兆症状。三.脑中风1.疾病定义:脑中风又称卒中和急性脑血管病,它是指脑血管的突发病变导致脑血管出血、栓塞、梗塞致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2.临床症状:突然或急性起病的恶心、呕吐、意识、精神障碍、昏迷、偏瘫;CT、核磁共振、脑脊液都有特殊表现。3.发病情况:全国和宁波市城市人口死因的第一或第二位,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根据80年代对上海36万人的抽样调查,每10万人卒中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为164人,患病率634人。4.中风危险因素:A、高血压;B、吸烟;C、心脏病;D、糖尿病和血糖增高;E、高脂血症;F、急性脑血管病史;G、饮酒;H、避孕药;I、其他,如肥胖、缺乏体育锻炼。5.医疗费用:宁波首次治疗的费用在9000元以上;由于脑中风的轻重程度不同,治疗费用差异也较大,严重的病人需5万元以上。6.防治:预防急性脑血管病是最积极的治疗。四.慢性肾功能衰竭:1.疾病定义:慢性肾功能衰竭又称慢性肾功能不全,俗称尿毒症,它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和酸碱平衡、分泌和调节各种激素代谢的基本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症。2.临床表现:十分复杂。a.病史:A.大多数有慢性肾脏疾病史:如原发慢性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以及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造血系统肿瘤等系统病;B.家族中有肾病患者:如遗传性肾炎、多囊肾等;C.曾有反复或长期血尿、蛋白尿、水肿、尿路刺激症,排尿困难或异常,排石的病史;b.症状和体征:特别伴贫血时要注意。A.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差、腹胀、腹泻等常见尿毒症的“早”期症状;B.原因不明的乏力、贫血;C.渐进性夜尿增多、少尿和无尿;D.代谢性酸中毒(早期表现如恶心呕吐,晚期有深大呼吸、昏迷)。E.低钙性抽搐或低钙血症伴高磷血症;F.顽固的低血钾、低血钠;G.关节痛:肾性骨营养不良(骨软化、骨质疏松、纤维性骨炎),骨痛及病理性骨折;F.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危象,肺水肿,心衰及脑血管意外,心包炎等;H.肾体积异常(多囊肾、肾盂积水、萎缩肾等)。c.慢性肾衰确诊指标:尿常规和血肌酐、尿素氮。3.发病情况:据统计,尿毒症的年发病率约占自然人群的50/100万至100/100万,预后严重。4.引起肾功能恶化的诱因;感染、水盐代谢紊乱、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肾毒性药物的使用、严重高血压、尿路感染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包填塞。5.医疗费用:尿毒症最常用的替代治疗为透析疗法和肾脏移植。透析有血液透析和腹模透析两种。肾透析首次为2000元左右,以后每次为500元,一般每周需治疗二次,全年需“洗肾”费用5.2万元;肾移植最低费用为5―10万元。6.防治: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五.多样硬化症:1.疾病定义:是一种青壮年起病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因视神经、脊髓和脑内白质有散在多灶的脱髓硬化斑块而得名。2.临床特点:A。症状与体征提示中枢白质2个以上的病灶;B。病情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缓解期超过一个月;C。实验室检查发现仅能支持临床诊断,不能肯定诊断。3.病因:病因未明,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A.遗传因素:10%患者有家族史;患者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5-30倍。B.机体免疫调节缺陷;C.病毒感染;D.环境因素:离赤道越远的地区,发病率越高。4.临床表现:首发症状和体征各种各样,可以单一症状,亦可以多个症状的联合。但以视力障碍最多见,一侧视力丧失(视神经炎)常伴眼球胀痛;其次是下肢无力或麻木;其次是复视、行走不稳、构音障碍、5.发病情况:以亚急性起病为多,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1/1.2;起病年龄从儿童期至60岁,以20-40岁间发病最多见,占60%以上;病程多波动,常有自然缓介及复发。6.预后:70%以上的病人在首次发作后经过几天至几个月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有的完全正常。多数病人随病程的进展,每次复发后恢复愈易不完全。7.治疗:由于病因尚不明了,缺乏病因治疗。六.严重烧伤:1.疾病定义:烧伤可由指全身皮肤20%以上部位受到Ⅲ°烧伤。医学上将烧伤分为Ⅰ°、浅Ⅱ°、深Ⅱ°和Ⅲ°。Ⅰ°烧伤:仅伤及表皮,脱屑而不留疤痕;Ⅱ°烧伤:深达真皮,局部出现水泡。A。浅Ⅱ°者仅伤及真皮浅层,愈后不留疤痕;B。深Ⅱ°者伤及真皮深层,尚残留皮肤附件,留有疤痕;Ⅲ°烧伤者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不仅丧失皮肤功能,而且常造成畸形。2.临床表现:烧伤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或创面无水泡,蜡白或焦黄,或可见树枝状栓塞血管,触之如皮革,甚至已炭化。3.发病情况:大多数与意外事故有关。4.治疗费用:治疗费用昂贵,与烧伤的部位、程度直接有关,大都在2万元以上,严重者需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七:帕金森氏病:1.疾病定义: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黑质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变性疾病。2.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为进行性运动徐缓、肌强直、震颤及姿势反射丧失。震颤是指肢体的促动肌与拮抗肌节律性交替收缩而引起。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强直是指促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都增高。“铅管样强直”是指关节作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齿轮样强直”:病人合并有震颤时,则在伸屈肢体时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运动徐缓及姿势反射丧失:病人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表现为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慌张步态”:日常生活不能自理,但一迈步,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面具脸”:表现为面部无表情、不眨眼、双目凝视。3.发病情况:患病率为34.8/10万人口,好发于50-60岁,男多于女,少数病人有家族史。4.预后:药物治疗可能使病人的症状在一定时间内获得不同程度的好转,但皆不能阻止本病的自然进展。药物和手术都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1.疾病定义: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常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只是糖尿病分型的一种,又称为1型糖尿病。2.临床表现:有多饮、多食、多尿、烦渴、善饥、消瘦或肥胖、疲乏无力等症群,常伴有心脑血管、肾、眼及神经等病变;严重病例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乳酸性酸中毒而威胁生命,易并发化脓性感染、尿路感染、肺结核等。(医院三多症是指多饮、多食、多尿)。3.发病情况:A。起病较急;B。典型病例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但任何年龄均可发病;C。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服糖刺激后分泌仍呈低平曲线;D。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为主,一旦骤停即发生酮症酸中毒,威胁生命;E。遗传为重要诱因,表现于第6对染色体上HLA某些抗原的阳性率增减;F。胰岛细胞抗体常阳性。4.资料报道:1994年在全国约25万人口中的调查显示,糖尿病的发病率为2。5%,较15年前增长了三倍多,其主要原因是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现代化,体力活动减少,营养过剩。职业方面以班干部、知识分子、退休工人、家庭妇女较高,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九.肝病末期:1.疾病定义:肝病末期是指肝脏疾病导致的肝硬化,多由多种原因导致肝功能衰竭而产生。肝硬化的病理特点为广泛的肝细胞变性和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并有再生小结节形成,正常肝小叶结构和血管解剖的破坏,导致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成为肝硬化。2.临床表现:早期肝硬化的症状是隐匿的,晚期主要有两大类:A、门静脉梗阻及高压所产生的侧支循环形成,包括脾肿大、脾功能亢进及腹水等到;B、肝功能损害所引起的血浆白蛋白降低、水肿、腹水和肝性脑病等。其症状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疲倦乏力、腹泻、腹痛、腹胀、出血、神经精神症状;体征有面容黝黑、黄疸、发热、腹壁静脉怒张、腹水、胸水、脾肿大、肝脏变硬、内分泌功能失调(男性乳房发育和阴毛稀少、女性) 门静脉高压症:是指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导致门静脉压力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续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 肝性脑病:又称肝性昏迷,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主要表现为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如随地便溺和衣冠不整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和昏睡、精神错乱等。3.发病情况: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国内以病毒性肝炎引起为最多。最常见于20-50岁男性,青壮年发病多与病毒性肝炎有关。肝硬化的起病和病程一般缓渐,可能隐伏数年至十数年(平均为3-5年)。4.预后:取决于病人的营养状况、有无腹水、有无肝性脑病、血清胆红素和白蛋白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还与病因、年龄和性别有关。5.治疗费用:迄今尚无特效药物,但随着科技的进步,病人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但医疗费用也大大上升。一般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人每年的医疗费用约需1-3万。6.并发症:肝硬化大多因迸发症而死亡。主要迸发症如下:A。肝性脑病;B。上消化道出血;C。感染;D。原发性肝癌;F。肝肾综合征;D。门静脉血栓形成。十、肺原性心脏病1.疾病定义:肺原性心脏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的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因而发生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增大伴有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一组疾病。我国绝大多数为慢性缺氧血性肺原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2.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现乏力、呼吸困难;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缺氧早期表现为紫绀、心悸和胸闷,发展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可出现精神神经障碍症状,称为肺性脑病,表现为头痛、头胀、烦躁不安、言语障碍,并有幻觉、精神错乱、抽搐或震颤。 心力衰竭:在呼吸衰竭的同时,出现气喘、心悸、少尿、紫绀加重,上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右心衰退竭症状。体征示颈静脉怒张、心率增快、心前区可闻奔马律或有相对性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的收缩期杂音。3.发病情况:肺心病是常见病,男女性别无明显差异,平均患病率为0。47%,最高可达15。7%-49。8%,占住院心脏病的构成比为38。5%-46%。4.预后:多在冬季由于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目前住院病死率仍在15%。主要死因依次为肺性脑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消化道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全身衰竭等。肺心病病程中多数环节是可逆转的,通过适当治疗,心肺功能都可有一定程度的恢复。5.防治:积极防治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6.治疗费用:大概在2万元。十一.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疾病定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是常见急腹症之一,是由胰酶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深化所致的急性化学性炎症。2.临床表现:病情很重,常呈暴发经过,甚至猝死。常呈持续性剧烈腹痛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低血压及休克、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3%)、循环功能衰竭、胰性脑病(发生率为5.9%-11.9%)、代谢异常(A、30-60%患者出现低血钙;B、20%患者发生高脂血症;C、50%患者出现暂时性高血糖症;D、血凝异常。)、脐周及腰部皮肤体征(皮肤出现兰色改变)。3.发病情况:病因很多,但多数与胆道疾病和饮酒有关。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病情重而凶险,病死率在50%以上。4.并发症:(1)局部并发症:A、腹腔或腹膜后脓肿;B、假性囊肿;      (2)全身并发症:A、消化道出血;B、败血症及霉菌感染;C、多器官功能衰竭;D、慢性胰腺炎;E、糖尿病。5.预防:积极预防胆道疾患和避免酗酒,提倡生活有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紧张、劳累,也有预防意义。6.治疗费用:10万-30万元。十二.良性脑肿瘤:1.病定义:颅内肿瘤是指生长于颅腔内的新生物,简称脑瘤。2.临床表现:脑瘤的具体表现形式决定肿瘤的性质、大小、生长速度和部位。A.局部症状:一部分病人以肿瘤所在局部神经结构的刺激或破坏症状(局灶症状)起病,随肿瘤体积的增大逐渐出现邻近神经组织受累的临床表现,至后期可发生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远隔症状;B.颅内压增高症状:生长在骨质颅腔内的肿瘤侵占正常为脑、脑血流和脑脊液所占据的空间而引起颅内压增高。最常见为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脑疝和其它症状。3.发病情况:A.神经外胚层肿瘤:为20岁以上成人最见的肿瘤。B.脑膜瘤:约占脑瘤的20%,女性为多,大多至中年期才出现症状。C.神经鞘瘤:约占脑瘤的7-15%,好发于第八颅神经,是成人中最多见的幕下肿瘤。D.垂体腺瘤:约占脑瘤的5-15%,多见于成人,都生长于腺脑垂体,具有良性肿瘤的特征。E.先天性肿瘤:占脑瘤的5%。F.血管母细胞瘤:约占肿瘤的1-2%。G.转移瘤:占肿瘤的5-25%。4.治疗费用:5-10万元。十三.再生障碍性贫血:1.疾病定义: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障碍,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衰竭,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2.临床表现:A。急起型再障:起病急,进展快,常以出血和感染发热为首起及主要表现。初起贫血不明显,但进展很快,大都有出血倾向,60%以上有内脏出血,主要为消化道出血、血尿、眼底出血(常伴视力障碍)和颅内出血;皮肤、粘膜出血广泛;发热系感染引起,口咽部和肛门周围发生坏死性溃疡,导致败血症。肺炎也常见。感染和出血常互为因果,病情日益恶化。A.    性型再障:起病缓慢,为贫血为首起和主要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粘膜,且不严重,可并发感染,但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B.    发病情况:据国内21省(市)自治区调查,年发病率为0.74/10万人口,急性再障为0.14/10万人口;慢性再障发病率为0.60/10万人口。以青壮年为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C.   预防:大多数再障病因不明,发病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药物;B、化学毒物;C、免疫因素;D、遗传因素;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F、其他因素。D.   预后:慢性型再障若治疗得当,坚持不懈,不少患者可获得长期缓解以至痊愈,但也有部分病人迁移多年不愈,病程长达数十年。E.    治疗费用:10万-30万元。十四.乙型脑炎1.疾病定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发病的传染病。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症等。2.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或呈无症状的隐性感染,仅少数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和脑膜刺激征等。 初期:起病急,体温急剧上升至39-40度,伴头痛、恶心和呕吐,部份病人有嗜睡或精神倦怠,并有颈项轻度强直; 极期:体温持续上升,可40度以上,意识明显障碍,由嗜睡、昏睡乃至昏迷,全身抽搐、强直性痉挛或强直性瘫痪,严重者导致缺氧、脑水肿、脑疝、颅内高压、低血钠性脑病而致中枢性呼吸衰竭; 恢复期:体温逐渐下降,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好转,重症病人仍可留有神志迟钝、痴呆、失语、吞咽困难、颜面瘫痪、四肢强直性痉挛; 后遗症:约5-20%患者留有精神、神经系统症状后遗症。3.发病情况:成人多呈隐性感染,发病多见于10岁以下儿童,近年来成人和老人发病相对较多,病死率也高。4.预后:病死率在10%左右。5.治疗费用:1-5万。十五.暴发性肝炎1.疾病定义: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实质大块或亚大块坏死并导致肝功能衰竭的疾病。2.临床表现:起病急,病情重,大多在10天左右恶化,并出现下列症状:A、黄疸迅速加深;B、明显出血倾向;C、肝萎缩,可有肝臭;D、神经系统症状有烦躁、谵妄、定向力和计算力障碍,嗜睡以至昏迷,多数病人有脑水肿;E、肝肾综合征,尿少、尿闭及氮质水症等;F、肝功能损害严重,血清胆红素极高,凝血酶原时间显著延长,胆固醇降低;3.发病情况:病程一般不超过10-14天,常合并消化道出血、脑水肿、感染、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4.重症肝炎尤差,病死率可达60-70%,幸存者也发展为坏死性肝硬化;5.并发症:1。急性肾功能衰竭;2。全身出血;3。肝性脑病。6.治疗费用:3-10万。十六.恶性葡萄胎1.疾病定义:恶性葡萄胎简称恶葡,又称为侵蚀性葡萄胎,是指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深部或转移至子宫以外其他部位。葡萄胎又称水泡状胎块,胎盘绒毛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相互间有细蒂相连,形如葡萄,故称葡萄胎。2.临床表现:恶性葡萄胎多数发生在葡萄胎排除后6个月内,也有在未排出前即恶变者。在侵蚀的部位,肉眼常可见到水泡样组织,或至少在镜下可见绒毛结构。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转移灶:侵蚀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均以血行转移为主,最常见为肺转移(咳嗽、咯血、胸片示转移的阴影),其次为生殖道(蓝紫色结节,如破溃可发生阴道大出血),再其次为脑转移突然跌倒、肢体失灵、失语、失明或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抽搐等)。3.发病情况:发病原因不甚清楚,估计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有关。葡萄胎的恶变率为15%。B超和激素HCG测定对疾病诊断帮助。4.治疗方法: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化疗、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5.治疗费用:5万元。十七.系统性红斑狼疮1.疾病定义: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是一种多发于青年女性的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2.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变化多端。A.皮疹:约80-85%患者有皮疹,其中具有典型皮疹者占43%,损害多形性的,以水肿性红斑最常见,颜面蝶形红斑最为典型;B.发热:约占92%,各种热型都可见;C.骨关节:90%以上病例有关节疼痛,有时周围软组织肿胀,有时像风性性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且可呈现红肿热痛;D.肾:75%病例受累,表现为肾炎或肾病综合征,经肾活检有肾损害者占80-90%;肾炎时尿内有红细胞、白细胞、管型和蛋白质;肾病综合征时有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血清白蛋白降低、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胆固醇增高;E.心血管:约有50-89%患者有心脏症状,心包炎最为常见,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心包摩擦音;心肌炎常见:可见气短、心前区疼痛、心动过速、心音减弱;F.呼吸系统:胸膜和肺受累者分别为36%和7%,可发生胸膜炎,多为干性,也可为湿性,积液少量或中等;G.神经系统:可呈现为各种精神障碍如躁动、幻觉、猜疑、妄想、强迫观念等;H.消化系统:约40%病例有消化道症状、常见有食欲减退、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便血等;G.淋巴网状系统:约半数病人有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腋下肿大为多见;H.造血系统:贫血常见;I.白细胞减少,一般为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J.眼:约20-25%的病人有眼底变化,包括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物;另外,SLE可以和其他典型结缔组织病如皮肌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叠,或先后发病。3.发病情况: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其确切发病率尚不清楚,各国年发病率随地区、种族、性别、年龄而有差异。1985年上海纺织职工调查,发病率约为70。41/10万,女性显然较男性为多,育龄年龄男女之比约为1/8-9,老年人与幼儿男女比约为1/2-3。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尤以20-40岁发病者约占半数。发病年龄越小,其亲族患病机会越大。4.预后:虽SLE目前尚无根治,然随着诊治水平的提高,患者的预后已有很大的改善。其1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3%、73%和60%。近年来,随着对此病认识的提高,更由于免疫技术检测的不断改进,早期、轻型和不典型的病例日见增多,有些重症病人除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外,有时也可自行缓解。5.治疗费用:5-10万元。十七.冠状动脉搭桥术1.疾病定义: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有95%-99%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等引起},而开胸实施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一种方法。2.疾病机理:多见于反复发作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等久治不愈,而采取的一种外科治疗心脏疾病的手段。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脏血液的主通道,当血管腔发生狭窄、堵塞时,就会发生心脏的心肌萎缩、变性、纤维组织增生,而导致病变。3.发病情况:A、冠心病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妇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B、1976年我国12个城市统计,冠心病人口死亡率为29.6/10万,80年代中期分别增至62.0、37.4和19.8/10万,其趋势是北方高于南方。4.治疗费用:5-10万元。
 LONELY 
 YOUCANKNOW!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