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埃里希体病

默克诊疗手册/第十三章/第一百五十九节/概述

2009-12-08 www.msdchina.com.cn A +

默克诊疗手册第十三章
感染性疾病第一百五十九节
立克次体病主题
 概述
 流行性斑疹伤寒
 鼠型(地方性)斑疹伤寒
 丛林斑疹伤寒
 落基山斑点热
 埃里希体病
 东方蜱传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痘
 Q热
 巴尔通体病

立克次体病的治疗

  所有立克次体病都需要特异性化疗和支持疗法.在此介绍适于所有感染的处理措施.特殊措施在埃里希体病,立克次体痘,Q热和战壕热处介绍.

  当疹子一出现时即开始治疗,症状会迅速缓解.由于RMSF病人不经治疗很可能在血清学诊断确立前变得非常严重甚至死亡,因此一旦拟诊即应开始治疗.36~48小时内可见到明显的临床改善,2~3天热度退去.在恙虫病,反应更迅速.

  四环素和氯霉素特别有效,它们是抑制立克次体而非杀死立克次体.适宜的治疗方案包括首次口服四环素25mg/kg或氯霉素50mg/kg,随后将同样剂量分每天3~4次口服.不能服药者可行静脉注射.

  在晚期才开始治疗的病人,临床改善很慢,热度会持续较长时间.斑疹伤寒群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病严重患者常有循环衰竭,少尿,无尿,氮血症,贫血,低钠血症,低氯血症,水肿和昏迷.在中轻度病人,这些变化缺如,因而处理较简单.对严重病例晚期就诊者,可连续3天给予大剂量皮质类固醇和特异性抗生素.

  严重的RMSF和流行性斑疹伤寒病人在疾病晚期血管通透性显著增加,因此静脉输液应特别小心,避免肺和脑水肿.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人不主张使用肝素(参见第131节和第156节).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