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发现,在鳞状上皮通过特殊的肠化生到食管腺癌的演变过程中存在许多重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变化。
(1)COX-2。COX-2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目前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肯定。研究表明,应用NSAID(非简体类抗炎症药)可以减少食管癌的发生率。应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分析也显示,在Barrett食管化生黏膜内COX-2的表达上调,而且在Barrett食管低度异型增生到高度异型增生过程中,COX-2的表达也逐渐增加,在食管腺癌则呈持续高表达,这提示COX-2的过度表达是Barrett食管癌变的早期事件。
(2)p53蛋白。研究表明,60.0%的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增生黏膜及原位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在42.9%-66.7%之间。p53的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其阳性表达不仅与浸润转移有关,而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
(3)GST-II表达。在正常及单纯增生黏膜,GST-II表达较高,而在不典型增生及癌组织,其表达率明显降低,提示GST-II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酶学变化。
(4)端粒酶。端粒是在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末端,由TTAGGG六个碱基重复排列构成的一种保护结构,其长度可随细胞不断分裂而缩短,缩短到一定程度细胞便不再分裂,因此其决定了细胞的寿命。85%_95%的恶性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端粒酶激活使端粒稳定地维持一定长度,从而使癌细胞得以持续增殖、转移并获得永生化。在Barrett食管癌变过程中,Morales和Lord均发现其表达是逐渐增加的,他们认为端粒酶的表达是Barrett食管癌变的早期事件。
(5)cmyb。cmyb是一种参与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转录因子。现已发现,在正常食管黏膜化生黏膜腺癌的过程中有cmybmRNA的表达。
文章录入:cadoctor责任编辑:cadoctor上一篇文章:Barrett食管的癌变机制--细胞增生与细胞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