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鼻咽血管纤维瘤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09-12-08 www.hnzyfy.com A +

我院鼻内镜下成功切除巨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

两年多来流鼻血不止的唐某近日在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协云主任、胡革副教授帮助下,成功切除了长达6厘米的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这标志着我院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切除巨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鼻咽纤维血管瘤多发于10岁~25岁的青年男性。本病在病理上虽属良性,但由于其生长扩展力强,常直接侵人周围组织及器官(如鼻腔、鼻窦、翼腭窝、颞下窝、眼眶),甚至压迫破坏颅底骨质侵入颅内,引起一系列症状。反复大量出血又可致严重贫血,常危及病人生命,故临床表现实属险症。

反复鼻出血常为病人就诊之主诉。初期鼻出血为间断发生,逐渐发展为不易制止的大出血。反复鼻出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合并感染常导致大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

病人常常鼻阻塞,初为单侧,渐进性加重。肿瘤继续长大,可致双侧鼻阻塞,病人因张口呼吸而常感咽干口苦,讲话呈闭塞性鼻音,睡眠时有鼾声,且不易成眠,熟睡则常被憋醒。

肿瘤增大后压迫咽鼓管咽口,可致耳闷塞、耳鸣、听力障碍,并可致中耳炎。压迫阻塞鼻窦自然开口可引起鼻窦炎。侵入眼眶、鼻窦可使眼球移位、复视、失明及面部出现畸形。破坏颅底骨质进入颅腔压迫颅神经时,可出现头痛呕吐及颅神经症状。

唐某,男,25岁,2006年开始鼻阻塞,随后鼻塞逐渐加重,反复出现流鼻血,当地吃药打针未能缓解病情,鼻出血情况反而越来越严重,现两侧鼻完全性阻塞,睡眠时打鼾,张口呼吸。今年3月底,唐某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求医。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患者双侧鼻腔和鼻咽部巨大肿块,核磁共振和CT检查,DSA造影证实唐某为巨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肿块已经占据整个鼻咽部,侵犯到鼻腔、翼腭窝、蝶窦、筛窦、上颌窦等颅底重要结构。传统手术方法常采用鼻侧切开和口腔硬腭切开进路,往往因大出血使术野暴露不佳,需行双侧颈外动脉结扎和全麻下第二次手术取止血纱包,因此该手术不仅难度大,创伤大,而且风险较高。

在医务科的组织下,我科、放射科、麻醉科、ICU多次会诊和研究讨论,决定采用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切除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鼻内窥镜是利用光导纤维、高清晰度摄像显像系统构成的一套手术设备,医生利用直径只有4毫米的鼻内镜深入到鼻腔,清晰显示过去无法观察到的手术部位。我科自97年开展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以来已有十余年历史,大部分医师经过多次外出参加鼻颅底解剖及鼻内镜学习班的技术培训,目前已有上千例鼻内镜手术经验。手术决定:手术前放射科进行DSA主供血管栓塞,手术中麻醉采取控制性降压以减缓创面出血,手术后中心ICU严密监测,防止手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出血。

2008年4月3日,手术在耳鼻喉头颈外科陈协云主任医师的指导下,由胡革副教授主刀、江永忠、吴棋医师参与下,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艰苦手术,成功切除了唐某鼻腔及鼻咽部多个部位生长、连影像学也难窥全貌的长达6厘米的巨大肿瘤。术后经严密观察治疗,目前病人已完全康复。

此次巨大型鼻咽血管纤维瘤手术切除的成功,标志着我院鼻内窥镜微创外科技术也已达到省内领先水平,我院切除颅底肿瘤技术亦迈上了新的技术台阶。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