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鞭虫病

结肠镜检查诊断治疗回盲部鞭虫病83例(临床经验)

2009-12-08 www.100md.com A +

广西桂林市中医医院541002

Subjectheadingstrichuriasis/diagnosis;trichuriasis/therapy;colonoscopy

主题词鞭虫病/诊断;鞭虫病/治疗;结肠镜检查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31.7

1994年5月~1996年10月,我院在对847例成年患者的全结肠镜检查中,发现患有鞭虫病者83例,经在镜下直接钳取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男21例,女62例,平均年龄41岁,占结肠镜检查总数的10.2%,83例患者均在其回盲瓣或阑尾开口处发现有鞭虫成虫,一般可找到3条以上的成虫,最多有11条,患处常伴有粘膜潮红,病程时间长者粘膜可见息肉样改变.患者发病时间均在3个月~3年.

1.2方法按常规结肠镜检做肠道准备,使用FC38FA型纤维结肠镜,插入回盲部,在回盲部查找鞭虫成虫,用活检钳逐个将鞭虫虫体夹住避免夹断虫体,缓慢将虫体的头部(长度1.5cm~2.0cm)从肠粘膜内拉出,仔细检查回盲部及升结肠近端,避免遗漏.再退镜逐一对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进行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发现鞭虫成虫较多时可以给其口服杀虫剂甲苯米唑等配合治疗.

2结果

被检查出有鞭虫的患者,在检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腹痛、腹泻等症状,83例在镜检时均成功的将所见鞭虫成虫取出,其中鞭虫在回盲瓣粘膜上41例,在阑尾开口旁31例,在盲肠及升结肠粘膜上10例.71例经镜检治疗后在次日腹痛消失,大便情况改善,11例在配合口服杀虫剂1周后症状消失,1例伴有息肉样改变者经2次微波烧灼治疗后腹痛、腹泻症状消失.

3讨论

对鞭虫的诊断一般不需用纤维结肠镜,但在对慢性腹痛的全结肠镜检查中往往可以发现鞭虫成虫,鞭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之一,发病与当地的卫生状况和生活习惯有关,诊断并不困难,但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1]且容易漏诊,其原因和鞭虫的生理习性及感染部位有较大的关系,好发部位在回盲部,鞭虫的头部细长,扎入肠壁的粘膜内,深度多达10mm,局部多数伴有炎性改变,是引起腹痛的主要原因,用纤维结肠镜对回盲部进行检查,可以明确诊断鞭虫病[2,3],并能轻易地将鞭虫成虫钳除,在检查过程中如能彻底地清除鞭虫成虫,对改善患者的腹痛症状具有明显的效果.

4参考文献

1江绍基主编.临床胃肠病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578

2李晓芸,吴德琼,肖海英.内镜诊断鞭虫病58例.新消化病学杂志,1995;3(3):191

3张春平.鞭虫病的内窥镜诊断.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6;23(2):89(收稿1997-02-25修回1997-04-01)(凌宵姜晓华)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