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扁平苔癣如何治疗?
*患者性别:女
*患者年龄:51岁
*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患口腔扁平苔癣(泡型)。寻求治疗方法或偏方。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吃药不见效,但可以抑制扩散。
日本08超人气p肥品--日本瘦身美白净脂素268.0元
答:
您好:
扁平苔癣是比较常见的口腔粘膜慢性疾病,可与皮肤扁平苔癣同时发生。女性多于男性。迄今,本病的病因未明,可能的发病因素有精神神经功能障碍(如精神创伤或抑郁,失眠,多虑等),消化道疾病、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糖尿病、免疫缺陷等。此外可能与内分泌功能障碍、局部刺激、病灶感染有关。
本病的皮肤病变为扁平而光泽的多角形丘疹,状似绿豆和黄豆,呈紫红色。丘疹融合时皮肤粗糙,丘疹之间可见明显的皮肤皱纹,状似"苔癣",搔痒是皮肤损害的特点。
口腔粘膜扁平苔癣的损害最多发生于颊粘膜及前庭沟,特别是磨牙颊沟,舌、唇、龈部亦不少见,腭部亦可发生。其特点是充血发红的粘膜上有白色条状、环状、网状或斑块状病变,有时为散在的珠光白色丘诊,有时可出现水泡。病变常呈对称性发生。患者除感觉病区粗糙不适或吃刺激食物时不适外,无其他自觉症状。另一种类型的病变是粘膜出现糜烂,糜烂区周围或其它口腔粘膜上仍有白色丘疹,呈条纹状损害。这种伴有糜烂的扁平苔癣,也称为"糜烂型扁平苔癣"。此型患自觉症状明显,有刺激痛或自发性痛,严重时影响进食。
近几年来,国内外文献均有报导扁平苔癣恶变的病例,一般认为本病的癌变率少于是1%。如发现病变粘膜有浸润、硬结、增原或产生乳头状肿块时,应及早做活体组织检查。
扁平苔癣的防治:局部治疗包括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特别是在充血感染糜烂的区域,磨改牙齿锐利边缘,修改不良假牙,拔除残根、残冠或异位及病变区的阻生牙。对白色条纹或斑块的角化病变可用0.02%-0.5%维甲酸软膏局部涂布,每日暮途穷2-3次,但这不宜用于充血糜烂性病损。对糜烂性病变可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或消炎止痛收敛的中药局部涂布。同时保持口腔清洁,可用1:5000洗必太液含漱。避免进刺激性食物。严重的糜烂病变可有用醋酸强的松龙或醋酸去炎松局部注射,每周2次。全身治疗可内服维甲酸,该药能抑制过角化的形成。初服剂量为5mg每日2-3次,1周后可增至10mg,每日3次,疗程1-2个月。但凡肝、肾功能及尿常规异常者不能使用。磷酸氯喹对扁平苔癣有较好疗效,可用0.125g,每日2次,饭后即服可减少消化道反应,2-4周为1疗程。氯喹的副作用有胃肠道不适、头晕、耳鸣、皮肤搔痒、视力障碍、白细胞减少等反应。如出现这些症状时必须立即停药。口服维甲酸或氯喹必须在医师严格指导下进行。此外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按中医辨证旋治原则服中药治疗也有一定疗效。
加外,在治疗期间注意消除思想顾虑和精神压力,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有利于巩固疗效。
对扁平苔癣,西医多使用抗生素、维生素、免疫制剂、激素等治疗,严重的还采用手术切除,但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口腔粘膜病是因情志不遂损及心脾,或阴虚火旺、热毒燔灼,或内蕴湿热上攻于口所致。精神压力大、疲劳、睡眠不足、女性月经来潮可诱发或加重此病。同时,此病还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多年的口腔病治疗经验使我认识到,人体是一有机整体,局部的病变往往与其他脏腑的病变相关连,扁平苔癣属湿热蕴结、灼血伤络、心肾不交、气滞血瘀之症。我采用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治则,选用苦地丁、金银花、黄连、淡竹叶、地黄、紫草、水牛角等组成纯中药方剂。方中苦地丁、金银花清热解毒,黄连清热燥湿,地黄清热养阴生津、养血补精,淡竹叶清热除烦,紫草、人工牛黄、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共奏凉血解毒、清热燥湿之功。经临床验证,可以清除血管内壁的血栓,减少或阻断病灶纤维蛋白和淋巴细胞的渗出,并可调节内分泌功能,使疾病愈后不易复发。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减少复发及病情加重,病人不仅要服药,还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不要过劳,更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生葱、生蒜、海产品、牛羊肉等。
扁平苔癣的治疗尚无满意的疗法。首先应消除精神紧张,治疗慢性病灶,生活力求规律。针对有关因素予以治疗。当损害局限且无糜烂时,用2%~4%碳酸氢钠溶液与0.2%洗必泰溶液交替冲洗,每日数次,并每月进行复查。发生局部糜烂事,局部糜烂区可敷复方类固醇粉,每日数次,甚者可用确炎舒松,注射于局部,每周2次,并加用抗生素。糜烂在唇红部位者,可用肤轻松软膏涂敷,每日数次。局部用抗霉菌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制霉菌素50万单位,口内含化,每日3~4次。全身用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应慎重,施行小剂量、短程方案,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用1~2周,用药期间做大便潜血及血压检查。也可用昆明山海棠2片,每日3次;雷公藤片3~4片,每日2次。还可口服维生素A、维生素A酸。去除机械性刺激因素,刮除磨牙颊面的牙石,避免牙刷毛等刺伤局部粘膜也是非常重要的。 扁平苔癣大致与中医口蕈、口癣、口破、口疳等相似,多由热毒和湿毒积聚,或气滞血瘀,气血失和,湿热循经上逆,熏蒸于口,或肝郁血虚,化火上炎而致。证属脾胃湿热者,治以祛湿清热解毒,用平胃散合二妙散加减(苍术、厚朴、陈皮、薏苡仁、黄柏、夏枯草、土茯苓、藿香、佩兰、生甘草)。证属肝经实火者,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当归、车前子、生地黄、泽泻、木通、甘草)。证属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理气解郁,用丹栀逍遥散或柴胡清肝汤加减(柴胡、当归、白芍、栀子、丹皮、茯苓、黄芩、川芎、香附、郁金、连翘、炙甘草)。证属血虚风燥者,治以滋阴养血、疏风润燥,用苔癣一号加减(当归、生地黄、白芍、熟地黄、麦冬、女贞子、枸杞子、白鲜皮、牛膝、香附、旱莲草)。证属阴虚内热者,治以滋阴清热,用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黄、熟地黄、丹皮、茯苓、泽泻、山药、山茱萸、黄柏、知母、栀子、麦冬、旱莲草、天花粉、石斛)。证属气血两虚者,治以益气养血,用八珍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泽泻、当归、制黄精、白芍、熟地、何首乌、石斛)。证属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祛瘀,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桃仁、红花、川芎、赤芍、柴胡、香附、生地黄、玄参、陈皮、甘草)。局部可用青黛、炉甘石、孩儿茶、冰片涂溃疡面;吴茱萸末醋调敷涌泉穴;还可用青吹口散、双料喉风散、解毒生肌散、柳花散、西瓜霜等中成药,撒于患处。可用金银花、玄参、生地黄煎水漱口。针灸治疗可起到辅助作用,*ㄏ老⒅袖荆肴∩衩拧⒔桓小⑵ぶ氏录把雇吹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