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的预防 应该如何预防抽动障碍

2009-12-08 www.jjkk.org A +

一.患儿父母健康教育

1.正确认识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据调查93.0%的患儿父母对抽动障碍的临床症状均无认识.有些父母在孩子出现眨眼.挤鼻等临床症状时.往往误认为孩子调皮.出怪相.不时指责.谩骂甚至殴打孩子.给孩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有些患儿在与父母就餐或看电视时.担心父母注视自己.而心情紧张恐惧.焦虑不安.从而使抽动症状加重.不利于患儿的康复.为此必须让父母认识到.患儿的症状表现是疾病所致.而不是故意出怪相.父母要稳定自己的情绪.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消除孩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2.对病因的了解:此病的病因迄今不明.既往研究认为有遗传.器质性.躯体.心理等因素有关.本调查发现抽动障碍的患儿往往与心理因素及父母教育方式不当有关.部分患儿往往在感冒后症状加重.针对此原因.使父母了解到此病的诱发因素.使父母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避免对孩子进行指责.谩骂等方式.另外在患儿感冒时由于抽动症状加重.可配合服用治疗感冒药物使症状减轻.

3.行为治疗:抽动障碍患儿所出现的症状往往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控制.当患儿在上课注意力集中时或在参加体育活动时.症状可暂时消失.根据此情况.可教给父母进行正确的行为治疗.当患儿出现各种抽动症状时.父母保持平静的心态.给予漠视.不理睬等方式.同时可利用各种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如给其讲故事.与其交谈学校的情况等.使其注意力转移.从而减轻抽动发作次数.

4.对于抽动障碍患儿所伴发的症状.如学习困难.情绪焦虑.强迫行为.攻击行为等应教父母对患儿进行正面教育.关心体贴他们.并积极配合相应的药物治疗.

5.积极配合药物治疗:患儿服用小剂量氟哌啶醇治疗.往往易出现锥外系反应.使家长感到恐惧不安而终止药物治疗.为此要给患儿的父母讲解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出现副反应后如何处理等知识.一般在患儿服药一周后症状明显减少或消失.有些父母怕服药后影响孩子的学习.而自行停药.使症状出现.应教育父母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坚持服药.定期复查.提高服药依从性.

二.对患儿的健康教育

近年报道对于抽动障碍的患儿应采用相反习惯训练的行为疗法.为此我们采用了此疗法并配合药物治疗收到了满意效果.具体做法为.当患儿出现发声抽动时.则对患儿进行有规律的闭口动作训练.当患儿出现腹肌抽动时.对患儿进行节奏缓慢的腹式呼吸训练.从而减轻抽动症状.另外可采用松弛训练疗法.当患儿抽动症状频繁出现时.可让患儿进行松弛训练.教患儿由头部.颈肩.上肢.躯干.上下肢.全身肌肉进行放松.闭目进行想象.如想象在大海边的情景.另外还可训练患儿深呼吸放松法.让患儿站立.双肩下垂.闭目慢慢地做深呼吸.以消除患儿紧张情绪.减少抽动症状.

三.对学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抽动障碍的患儿全部为中小学生.当在学校出现抽动症状时.教师对此不认识.对患儿进行批评.指责等从而使症状加重.特别是某些抽动障碍患儿伴发学习困难时.教师对其误解.对患儿进行不恰当的批评.为此我们在家长带孩子就诊时.通过家长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留取电话号码.及时进行电话咨询.指导教师对患儿有正确的认识.对出现的症状给予容忍.淡漠.积极开展有利的文体活动.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

抽动症一般预后良好.抽动-秽语综合征属于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病程迁延.服药大多数可以控制症状.但须较长时间维持服药治疗.同时须追踪观察.



想找更多关于[抽动障碍的预防应该如何预防抽动障碍]的信息吗?不妨百度一下[打印][关闭]上一篇:抽动障碍的症状什么是抽动障碍抽动障碍有哪些症状
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