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临床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6例患儿均来自门诊病人,临床症状典型,均已明确诊断。男7例,女9例;年龄2~5岁4例,6~8岁9例,9~13岁3例,平均年龄为(6.9±2.1)岁。病程:2~6 1.2方法用聚维铜合碘消毒一处典型疣体外表及周围2cm皮肤,同样消毒左上臂内中上1/3处的皮肤,直径为2cm。用无菌技术方法取疣体内的乳酷状软疣小体待用,同时切开消毒后的左上臂皮肤3mm,深达皮下,然后将软疣小体植入皮下,术后用创可贴包扎固定。术后患者不需要打针、吃药及外敷药,每周门诊随访1次。 2结果
经治疗的16例患儿中,14例于术后3周左右,原有的疣体开始改变,
3典型病例 患儿女,5岁,颜面部及背部皮疹半年余。于1年前曾患此病3次,已明确诊断为传染性软疣。曾去多家医院治疗,分别用激光、脉冲、镊子夹掉等方法治疗处理,同时肌注聚肌胞注射液、干扰素,口服转移因子和外擦药等治疗,但反复出现疣体。由于患儿不能忍受去疣体时的疼痛,家长亦特别苦恼其反复不愈,故此次发现疣体后,拖延半年之久,使疣体逐渐增多,颜面增多明显,影响容貌,故来我院门诊治疗。患儿除微痒外,无其它不适感。查体:T、P、R、BP均正常,发育好,营养良,心肺无异常,腹平坦,柔软,无压痛、肌紧张和反跳痛,脊柱四肢无畸形,神经系统无异常。面部、颈部、躯干部均见小米粒到绿豆粒大小半球形丘疹,中央微凹如脐窝,表面有蜡样光泽灰白色,触之小疣质地坚韧,大疣质地较软,疏密不均的散在,无压痛,压之无颜色的改变。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无异常改变。治疗:采用自身免疫疗法。在常规消毒下,用无菌技术取病人自身疣体植入病人体内,术后用创可贴包扎固定。嘱患儿家长不需其它处理,每周来门诊1次,观察创口及其它疣体情况。术后观察:患儿术后第3周疣体开始改变,所有疣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颜色变暗,光泽度下降,并未再有新疣体出现;第8周左右,大部分疣体消失;第12周疣体全部消失,患处未留下任何痕迹,皮肤同健康水平。随访半年未再有新疣体出现。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侵入人体所致。将传染性软疣体植入患者机体内,就是将痘类病毒植入了机体内。病毒是一种良好的抗原,能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被植入病毒的表面抗原、内部抗原和非结构性蛋白抗原均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尤其是病毒表面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特异性很高的抗体(如IgG,IgA),能中和病毒,使病毒失去感染力。在体液免疫发生作用的同时,细胞免疫亦参与其中,并不断增强作用,有的细胞吞噬病毒,有的细胞使受病毒感染的细胞溶解,有的细胞破坏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从而发挥抑制、杀灭、清除病毒,使机体康复的作用。故植入病毒能刺激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在体液免疫加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下,消除体内病毒,修复被病毒损害的皮肤,治愈传染性软疣疾病。自身免疫疗法的成败关键是植入的抗原必须引起机体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故必须做到植入的病毒要足量,植入过程必须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植入的深度适宜,植入处无炎症反应,不能造成感染,否则治疗将失败。 (收稿日期:2004-03-30)
(编辑李阳)
作者单位:130061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