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市接连下了几场大雨,不少地方都出现了积水,不得已很多人只有挽起裤腿涉水而过,却没有人想到这样趟水腿会染上“毒”。
前几天下大雨,小区门口积水了,下班回家的王女士只好趟水过去。这几天脚背就开始痒,她以为是脚气犯了,买了点药抹也没太在意。前天开始严重了,脚背又红又肿又热又疼,连路都走不了了,而且还发烧。到三中心医院普外科就诊,才知道是感染了丹毒。
三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孟祥朝介绍:丹毒其实不是中毒了,而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感染,致病菌是B型溶解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犯淋巴管所引起的弥漫性炎症,多发于下肢和面部,有一定的潜伏期,往往在细菌进入人体后的数小时至5天发病,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的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因发病时局部鲜红,所以叫丹毒。
发病前数小时,病人会出现头痛、乏力、寒战、体温升高等,伴区域淋巴结肿大。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出现严重并发症,而且易反复发作。
夏天的雨水季节因为高温潮湿易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发病率较高。如果有伤口,或是湿疹、脚癣等都会成为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引起丹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本来就抵抗力弱,再加上脚部血液循环差、皮肤的抵抗能力差,常伴有神经病变,稍不注意就会发生“脚气”,而脚气会使脚部皮肤出现小裂口,一旦在下雨天趟水,就容易使细菌入侵诱发丹毒。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雨天出行要加倍注意,在趟水后要及时用清水将腿和脚部冲洗干净防止感染。另外,脚气患者也一样要多加注意。
得了丹毒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病在下肢者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及早使用抗生素以临床控制感染病灶,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氧氟沙星等,症状消退后,一定要坚持用药一周以免复发。局部治疗可用硫酸镁溶液热敷。丹毒属接触性传染,需要和家人分开使用脚盆和毛巾,以免传染。
多种信号提示心衰
65岁的吴大娘患风心病50余年,一直间断服药维持。两个月前,吴大娘感觉胸闷、乏力、夜间呼吸困难,当地某医院给予抗炎治疗未见好转。一周后吴大娘来到泰心医院,检查其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心律失常,心功能IV级。她的心脏已不能接受手术,只能保守治疗。
泰心医院代谢性心血管病科黄树人主任提醒,有些老年人心衰症状并不典型,有的病人仅是感觉疲劳,所以老年人的心衰很容易被误诊和误治。
因此,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以下情况应特别加以注意:
1.容易疲乏无力。稍微活动即感心悸气促,脉搏快或不规则。稍加活动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或有间歇脉,都提示应及早去医院做心电图和心功能检查。
2.咳嗽、气喘: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坐起后缓解,易被误诊为气管炎、哮喘。
3.内脏(胃肠道、肝等)淤血肿大:右心衰竭的老年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4.无痛性心梗:这类病人以老年糖尿病人居多,不要因无心绞痛就否定心梗、心衰的可能性。
为了确保老年心衰患者的生命安全,老年朋友应对以上情况提高警惕,一旦出现症状尽量到专科医院就医。
防雷六项注意
解放军第二五四医院的专家提醒:现在已经进入了暴雨多发的季节,大家应该加强防护意识,避免雷电对我们的伤害。
1.在外遇到雷雨,应尽量快速进入室内,关闭门窗,拔掉所有电器插头,关上天然气开关。切忌使用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等。不宜使用水龙头。
2.在野外无法躲避时,要将手表、眼镜等金属物品摘掉,千万不要在离电源、大树和电杆较近的地方避雨。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以减少直接雷击的危险。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愈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3.不要或减少使用电话和手提电话。
4.切勿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或活动。在空旷场地不宜打伞。不宜把锄头、铁锹、羽毛球拍、钓鱼竿、高尔夫球杆等扛在肩上。
5.不要在雷雨中骑自行车或摩托等无防护交通工具。汽车、火车较为安全。
6.当感觉到身体有电荷时,如头发竖起,或者皮肤有显著颤动感时,要明白自己可能就要受到电击,应立刻倒在地上,等雷电过后,呼叫别人救护。
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