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

2009-12-08 www.clinixoft.com A +

胆道蛔虫病

胆道蛔虫病ascariasisofbiliasytract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胆道蛔虫症是指蛔虫窜入胆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多见于儿童与青年。目前随着肠道蛔虫病的减少,胆道蛔虫症也日趋少见。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胆道蛔虫病是肠道蛔虫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约占胆道疾患的10%,农村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女性多于男性。系蛔虫钻入胆道后引起的病变。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系蛔虫通过十二指肠乳头钻入胆道所引起的并发症。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蛔虫是极常见的肠道寄生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的中段,当有某种原因使内在环境发生改变时,如消化道功能紊乱、高热、腹泻、胃酸减低、驱虫不当、Oddi括约肌功能失调及其它刺激,肠内蛔虫受刺激而运动,容易钻入胆道。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一)腹痛:发病前可以毫无症状,随即突然发生强烈的上腹部绞痛,疼痛常位于剑突下方,持续不停,可以为强烈的"钻顶"痛,疼痛难忍,以致病人坐卧不安、捧腹屈膝、大汗淋漓。整个虫体进人胆管或肝内胆管,暂时安静不扭动时,可有短暂的间歇缓和期,随之再次发作。腹绞痛的同时,常伴有恶心、呕吐。(二)无或仅见轻度黄疽是胆道蛔虫症的又一特伴胆道继发感染者可出现寒战、发热,黄疽可加深。(三)早期仅有轻压痛,症状和体征的不一致是胆道蛔虫症区别于其他急腹症的又一特点。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多见于儿童和青年,女性多于男性。(二)起病急骤,突发中上腹或右上腹阵发性、钻孔性极为难受的疼痛。致使患者辗转不安,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间歇期无任何症状。(三)伴剧烈恶心、呕吐、呕出胆汁和蛔虫。(四)腹部柔软,在剑突下常有局限性压痛点。(五)继发肠道感染,则有发热,偶有黄疸。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急性胰腺炎。(二)细菌性肝脓肿。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大便:查出蛔虫。(二)十二指肠引流:找出蛔虫虫卵。(三)X线、B超:查见蛔虫影。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一)严重剑突下阵发性绞痛。(二)症状与体征不一致性。(三)呕吐蛔虫。(四)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五)超声可见蛔虫征象。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腹痛:为剑突下偏右方阵发性"钻顶样"剧痛,可放射至右肩及背部。间歇期腹痛消失或明显缓解。具有症状重、体征轻的临床特点。(二)恶心、呕吐,或伴吐出蛔虫。(三)发热、黄疸,畏寒极少见,若有胆道感染出现,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四)静脉胆道造影可见胆道内蛔虫呈条状阴影。B超检查、ERCP检查均可提示诊断。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有典型临床表现,查到蛔虫虫卵或蛔虫影。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需与胆囊炎、胆管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高位者)及急性胰腺炎等鉴别。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一)非手术治疗:以解痉、止痛、抗感染、驱蛔等综合措施,可促使蛔虫自行退出胆道和防止并发症。如阿托品0.5mg,肌注,以解痉。度冷丁50mg,肌注,以镇痛。应用青霉素、链霉素以防止感染。口服驱蛔灵3g,每日2次,共3天以驱虫,还可采用中药:乌梅、使君子、槟榔、苦楝皮等驱虫治疗。1.采用舒适的体位,以减轻腹痛。2.解痉止痛可应用阿托品、654-2等,必要时应用杜冷丁。3.驱虫治疗(二)在纤维十二指肠镜直视下取蛔虫,对部分虫体钻入胆道的患者有效。(三)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而症状无缓解者;合并胆道感染、出血、梗阻及肝脓肿者;胆道穿孔、胆汁性腹膜炎;合并胆道结石及急性胰腺炎者。手术方法:胆总管切开取虫,"T"型管引流术。术后需采用驱蛔治疗,以预防复发。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一)解痉止痛:阿托品0.5mg,肌注或静滴。654-210mg肌注或静滴;灭滴灵250ml,静滴。(二)驱虫:同肠道蛔虫病。(三)防止感染:庆大霉素1.6×1055U静滴;氧氟沙星0.2~0.4g静滴;灭滴灵250ml,静滴。1.高世明:《现代医院诊疗常规》,安徽科技出版社,2002,P5032.袁孟彪:《速查丛书・内科速查-第一册》,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P1963.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诊疗常规》,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P250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