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正是各种病毒、细菌容易繁殖的时节,市区各大医院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性疾病患者明显增多。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在病愈后两周左右会突然出现胸闷、气急等不适症状。专家提醒,这很可能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征兆。那么,病毒性心肌炎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病毒性心肌炎,青壮年多见
李小姐就职于市区某大公司,平时工作繁忙,前几天突然感到胸闷、心悸,便去医院做检查,心电图提示有室性早搏,伴T波变化。医生怀疑她患了病毒性心肌炎,询问她起病前是否患过感冒。李小姐说,自己3周前曾患过轻微感冒,但很快就康复了,不明白心脏怎么会出问题的……
市文荣医院心血管内科费心学副主任医师说,病毒性心肌炎是一种由多种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灶性或弥漫性心肌间质炎性渗出和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溶解,从而导致心肌损伤、心功能障碍和心律失常的疾病。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以儿童、青壮年多见。每当季节交替、气候冷暖变化较大,以及各种因素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尤易发生。
表现症状,个体差异悬殊
市区小张上周与朋友聚餐后,出现发热、上吐下泻等不适。因平素体健,他并未重视。近两天,小张突然出现胸闷气短、心脏部位隐痛、全身乏力等症状,并晕倒过一次,不得不去医院就诊。结果,医生诊断他患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费心学说,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无自觉症状,仅有心电图变化;重者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约1/3患者在起病前1~3周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症状,继而出现心脏受累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隐痛、乏力等不适,重症者可有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至晕厥等表现。
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是关键
费心学认为,预防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病因预防,即预防病毒感染,尤其应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容易患感冒的人平时应注意营养,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在感冒流行期间,更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必要时,可通过注射流感疫苗来预防感冒。
■温馨提醒合理休息很重要
费心学说,目前,病毒性心肌炎主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休息、抗病毒、促进心肌营养和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在疾病早期,合理的休息极为重要,可使发生炎性病变的心肌尽快修复,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还可通过吸氧及应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以促进心肌的修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肖伟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