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肠易激综合征http://www.sina.com.cn2005/11/1322:42文都教育
5.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
一、病因
尚不清楚。可能于多种因素有关。其病生基础是胃肠动力学异常和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障碍可能是IBS发病的重要因素
1.胃肠动力学异常腹泻型IBS口-直肠通过时间较正常人明显快,便秘型则反之。
2.内脏感知异常IBS充气疼痛阈值低于正常人;回肠推进性蠕动增加致IBS者产生腹痛
3.精神因素有明显影响。IBS患者大多存在个性异常。有认为IBS是机体对应激的超常反映,亦有认为精神因素非直接病因,可诱发或加重症状而促使患者就医。
4.其他有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部分IBS症状发生欲肠道感染治愈后。
二、临床表现
1.腹痛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腹痛。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排便/气后缓解。极少睡眠中痛醒者。
2.腹泻3~5次/日,少数严重发作可达十数次。呈稀糊状,也可为成型软便或稀水样。多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量很多,绝无脓血。并不干扰睡眠。部分患者与便秘交替发生
3.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粘液。
4.其他消化道症状多伴有腹胀或腹胀感,可有排便不尽感,排便窘迫感,部分幻想和同时伴有有消化不良。
5.全身症状相当部分患者可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
6.体征无明显体征,可在相应部位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可感肛门痉挛,张力较高,可有触痛。
7.分型根据临床特点分腹泻型,便秘型及腹泻便秘交替型。
三、诊断1986年我国IBS诊断标准:
1.以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3m)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系统体检仅发现腹部压痛
3.多次粪常规及培养(至少3次)均(-),粪隐血试验(-)
4.X-ray钡剂灌肠检查无阳性发现,或结肠有激惹征象
5.结肠镜示部分患者运动亢进
6.Blood,Urine,ESRRt(-)
7.无痢疾,血吸虫等寄生虫病史,实验性治疗无效(甲硝唑试验治疗和停用乳制品)
四、鉴别诊断
主要与可能引起相关症状的疾病鉴别,如可能引起腹痛,腹泻(乳糖不耐受症鉴别困难),便秘(习惯性便秘和药物不良反应性便秘常见)
五、治疗
一、一般治疗仔细询问病史以求发现促发因素并设法予以祛除。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一般而言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于改善便秘。对失眠者可用镇静药。
二、药物治疗
1.胃肠解痉药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对症治疗。CCB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作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CCB,副作用小,50mg,3/day.
2.止泻药洛派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效果好,用于重症患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腹泻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斯密达,药用碳等。
3.泻药对便秘型的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具有强大的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腔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抗抑郁药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
5.其他胃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酪酸菌等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促胃动力药西沙必利等。三、心理和行为疗法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术,生物反馈疗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