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水肿,病死率很高
本文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证实为肺间质纤维化,因进行性呼吸困难经抗炎、止咳、平喘、激素等药物治疗及鼻导管给氧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因合并感染病情急剧恶化,死于呼吸衰竭,经尸检证实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3~63岁,平均53岁。5例均死亡,死亡率为100%。
诱发肺间质纤维化疾病:皮肌炎1例,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2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无明显诱因1例。死于ARDS的诱因:合并气胸1例,房事1例,合并肺感染2例。
2尸检结果及分析
5例的病理特征均为充血性肺不张、毛细血管曲张和透明膜形成。
(1)慢性支气管肺炎肺心病并肺间质纤维化,死于ARDS2例肺切面呈蜂窝样改变是本病的主要特点。其原因目
(2)皮肌炎伴NIP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①继发食管功能障碍,食物吸入气管所致;②继发呼吸功能减弱,肺换气不足,分泌物潴留;③肺实质病变,呈肺间质纤维化改变;④医源性因素,与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增加有关。
余3例均结合临床,尸检结果均符合ARDS的诊断。
3.1ARDS定义ARDS是一种进行性低氧血症为主的急性呼吸衰竭。在危重医学中属常见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动脉血氧低,肺顺应性下降,尽管治疗措施不断改进,但死亡率仍较高。
3.2诱发ARDS的因素较
3.3ARDS通常发生在急性呼吸衰竭如外科大手术、大量输血、严重创伤、感染及内科病变的基础上。而本文为肺间质纤维化,因感染等诱发ARDS。由此可见,慢性呼吸衰竭诱发ARDS时病情尤为严重。其原因是肺功能极差,表现在肺活量降低,有不同程度的限制性通气障碍、小气道通气障碍和肺弥散功能障碍。
3.4关于肺罗音问题5例病人均可闻及小水泡音,以双腋下、背底部为明显。当X线影像出现密度增高,呈点网状、毛玻璃状模糊不清大片阴影时,应考虑肺间质纤维化合并ARDS的可能。
3.5ARDS应与心源性水肿鉴别其共同特点是肺含气量大,早、中期是肺充血、肺间质或肺泡水肿,而临床表现呼吸困难、频率增快、紫绀、肺部罗音。X线征象有共同特点。但ARDS来势凶猛,处于濒死状态,疗效差,预后不佳。
3.6尸检结果大体观察可见肺肿胀,重量明显增加,弹力差,有透明膜形成,称为湿肺。取肺组织放入水盆中,该组织下沉。
总之,无论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若出现呼吸窘迫,且一般氧疗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时应高度警惕ARDS的可能,可按此病进行治疗,防止肺泡萎陷。
作者单位:116013辽宁大连,大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
(编辑:悦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