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 医学科普

2009-12-07 www.8u.org.cn A +

抽动障碍(即抽动症)

“噘嘴”、“吸鼻”、“眨眼”、“牵唇”、“张口”、“耸肩”……这一切都是正常人能做到的行为或动作,是人的正常功能。“抽动”之所以成为病态或异常,不在于表现形式,而是不合时宜,并且频频反复。没有挤眉弄眼的必要,不宜耸肩噘嘴的场合……这一系列本不该发生的行为发生了,并且频频出现“屡禁不止”。一天,某患儿面对老师提问,悄然起立后,先耸肩噘嘴,似乎“对教师不敬,有不屑解答之势”;虽然答问正确,教师怒不可遏;自此,患儿见到老师则又故态复萌。其实,患儿所患“抽动”并非自觉自愿;抽动也不是意志指使,是自然出现的,强力控制或可暂时隐蔽,一旦精神紧张,抽搐似乎可缓解紧张。如抽动被强行控制了,然后就要在一个较宽松的场合释放抽动;如没有释放的机会,患儿会更加紧张焦虑,这比抽动还难受。

抽动障碍在临床上并不罕见。

抽动障碍的tourette综合征

时隔一个多世纪了!读到GilledelaTourette(1885)的原始描述,仍然亲切和真实,无可增减。他这样写到:小儿启病年约7、8岁,也有早一些或晚一些的,上代(家系)在神经系统方面,几乎多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男与女都可罹病。开始时,不自主阵发性肌肉抽动,表现似如一般的tic,虽然引起父母注意,但很少提高警惕。初期抽动都很局限,大多起始于面部,例如眨眼、牵动口角、掀动嘴唇,与此同时,常发出呼气喉声。逐步发展,这种喉声便构成突出的现象……。正和起病时一样,不知道什么原因足使抽动扩散,发展到肩部和上肢。患儿忽而耸动右肩,忽而耸动左肩,躯干随同左、右倾斜,挥动胳膊,摇摆手腕。进一步严重者,躯干前俯后仰,就地蹦跳,或蹈脚、或屈膝。……轻者不自主运动出现频率稀疏,间歇时间较长,重者运动频繁,间歇很短,但夜眠时无异样,晨起发作又起。患儿情绪敏感,欢乐与痛苦均将促进抽搐扩展,甚至整个躯体各部位均受侵犯。

病态运动发作历时久暂不一,有历时数周或数月,继以短暂静息期;有时逐日发展到达高峰,又复,日趋宁静,不久再起,反复不止……。除特殊严重者外,即使抽动不息,若强加命令、患者强加克制,躁动可以暂息片刻;和舞蹈症相比,抽动性tic较易被控制。……病情经过高潮而逐渐减轻时,运动减少,幅度缩小,强度降低,范围逐步局限。虽然表面似乎平静,实际上还残留部分抽动,残余抽动多在面部,……某日,又不知什么促使,忽闻患儿狂叫,叫声极短,或仅一个音节,或一个短句;一般病例,发音内容常有秽亵之词。除秽语之外,其他精神症状虽然少见,但足以说明患儿精神状态痕迹,时或有模仿语言。

一百多年过去了,那时此病当然无药可治,然而斗转星移,迄今已有多种中西药可以治疗本病。如能配合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行为治疗可能效果会更好。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