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检查;鉴别诊断
胆囊腺肌增生症属于胆囊增生性疾病,通常症状不明显,可有右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类似胆囊炎胆结石临床症状,往往进食油腻食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9例为我院2001年1月―2005年6月间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57.3岁。超声检查后8例接受常规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胆囊腺肌增生症,其中男3例,女5例,其余1例无任何症状未接受手术治疗。术中证实5例(62.5%)并发胆囊结石,7例(77.8%)并发胆囊炎。
1.2使用仪器和方法Apogee800增强型彩超仪,腹部探头频率2.5~5.4MHz。患者禁食8h以上,检查胆囊,观察其
见表1。
表1胆囊腺肌增生症9例(其中8例手术)超声诊断与病理检查结果 略
3.1胆囊腺肌增生症的临床及病理表现本症是胆囊壁的一种非炎症性也非肿瘤性的良性病变。病理上表现为囊壁增厚,可达正常的3~5倍。囊腔缩小,粘膜上皮增生,罗-阿窦增
3.2胆囊腺肌增生症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于增厚的胆囊壁内有大小不等的无回声暗区,可并发胆囊壁内的小结石,显示为强回声斑其后方有彗尾征,此暗区称罗-阿窦。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一般不困难,但也需与其他胆囊疾病相鉴别:①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胆囊壁增厚应与厚壁型胆囊癌、慢性胆囊炎相鉴别。前者超声检查可显示扩张的罗-阿窦间隙,如见到间隙内有结石
表2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超声所见(略)
3.3漏诊和误诊分析1例胆囊腺瘤误诊为腺肌增生症(局限型),因腺瘤位于胆囊底部,基底较宽,与胆囊壁紧密相连,误认为局限型增厚的胆囊壁;用5MHz探头对瘤体与壁可观察得更清楚,如见到瘤体与胆囊壁之间有一定暗线间隔可资鉴别。1例胆结石并发胆囊底部腺肌增生症,因位于胆囊底部的结石较大且后方有较宽的声影,以及肠气干扰胆囊底部显示不清,加上操作者未能多切面、多方位观察,导致误诊。总之,超声检查对该病的检出具有方便、快捷、准确等优点,还能将腺肌增生症与胆囊癌和慢性胆囊炎相鉴别。诊断的关键是对本病有一定的认识,熟悉本病的病理分型,若能结合B超、CT和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则更能提高诊断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信息。胆囊腺肌增生症由于过去认识不够,临床上很少考虑该病,故常被漏诊。多数在行解痉消炎,服利胆药及低脂饮食等非手术疗法,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治疗,本组8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治疗后症状消失,胆囊切除术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节段型腺肌增生症恶变率高,故更应积极手术治疗。若发生恶变,疗效欠佳。
4参考文献 [1]ArdigeMC,GruffazF,BismuthH,etal.Adenomyomatosisofthegalleradder(apremaligantlesson)[J].Surgery,1991,109:107 [2]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975-976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医院彩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