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胆汁返流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90例观察 其他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2009-12-07 www.39kf.com A +

返流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西药治疗84例对照,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74例患者均经纤维内窥镜确诊。胃镜下见:胆汁返流量水肿,尤以窦部明显。部分病例还可见:皱裂肿胀,胆盐沉着和粘膜糜烂伴小出血点。所有病例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中返流性胃炎的诊断条件。随机分胃溃疡10例,胆道感染8例。对照组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19~62岁,平均39岁;病程最短1.5个月,最长5年,其中1年以内者36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脘疼痛,其中食后加重66例,饥饿时加重10例,口苦、恶心、嗳气、吞酸64例,胁痛44例,体重减轻46例,纳气、乏力78例。合并十二指肠球炎14例,胃溃疡10例,胆道感染6例。

两组一般治疗均注意饮食规律,不暴饮暴食,避免强烈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停服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2.1治疗组治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药用: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0g,云苓15g,枳实10g,元胡15g,半夏10g,竹茹10g,代赭石30g(先煎),砂仁10g,莪术10g,甘草10g,加减:胃阴不足者加沙参10g,麦冬10g,石斛6g;口苦加栀子10g,黄芩10g;舌暗有瘀斑加丹参30g;火麻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西药予西沙必利10mg,每日3次;雷尼替丁0.15g,每日2次:饭

2.2西药对照组单用上述西药治疗,剂量方法,疗程同前。

3.1疗效标准参考《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相应标准确定。治愈:症状消失,内镜复查无返流,粘膜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内镜复查无返流,胃粘膜病变改善;有效:症状好转,内镜复查胆汁返流减少,胃粘膜病变改善;无效:症状无好转,内镜下有胆汁返流,胃粘膜病变无改善。

3.2治疗效果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2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24例,有效18例,无效34例,总有效率5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3.6,P<0.01)。

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十二指肠内容物(包括胆汁、肠液和胰液)大量返流入胃,使胃粘膜遭到消化液的损伤,从而产生糜烂、炎症和出血等的病变。目前,单纯西药治疗该病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与其错综复杂的发病机制有关。因为十二指肠内容物使胃粘膜产生炎症、糜烂和出血等;减弱胃粘膜屏障功能,胃腔内的H+弥散入胃粘膜内,刺激肥大细胞,使组胺分泌增加,引起胃壁血管扩张,炎症渗出增多和毛细血管淤血,使慢性炎症持续存在;而长期慢性炎症使屏障功能进一步降低,造成恶性循环。西沙必利是通过肠肌层神经丛释放乙酰胆碱,增加胃部收缩,增加胃的张力,改善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的协调作用,加速胃排空。加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能很好抑制胃酸,提高胃pH值,减轻胃酸对胃粘膜的损害作用,但它难以完全消除十二指肠液返流的成因,故治疗效果不十分理想。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的主要病机是肝郁脾虚,胃失和降,胆气上逆。根据病因病机,我们治拟疏肝健脾,和胃降逆之剂,随症加减,针对疾病病因予以治疗。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起协同作用,故能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作者单位:255300山东省淄博市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4-02-09)

(编辑贝子)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