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结果 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分别为:消化道原因38例(其中呕吐8例、腹泻11例、进食减少19例),降糖药使用不当23例,运动量增加12例,肾功能减退3例,7例无明显诱因。 使用胰岛素过量9例,占11.54%;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14例,占17.95%,其中口服优降糖(格列苯脲)5例,服用消渴丸2例,服用达美康(格列齐特)加二甲双胍1例,服用瑞格列奈5例;同时服用其他药物5例,占6.41%。其中服用复方阿司匹林3例,服用氨酰心安1例;消化道疾病呕吐、腹泻、进食减少38例,占35.90%;过度活动12例,占15.38%。
5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一经确诊,轻症者予口服糖果、糖水等食物即可缓解,重症者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60~80ml,如仍不能缓解者继以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根据病情需要及监测血糖情况随时调整葡萄糖的用量,直到病情稳定。本组78例中有73例及时治疗后好转,血糖控制稳定,5例因延误治疗出现反应迟钝、步态不稳等后遗症。
6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对糖尿病患者宣传教育的普及,使大家认识到血糖水平与其各种并发症的产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医务人员和糖尿病患者都努力使血糖值能达到理想水平(HbAlC<6.5)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避免的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的机制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分泌过多,以及机体对血糖降低的自身防卫能力下降所致[5]。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对血糖降低的3个主要防御机制均减低,包括胰岛素水平不能减低;糖原不能增高;增加肾上腺素的能力减弱[6]。诸多因素(例如饮食摄入、运动、药物相互作用等)均可改变胰岛素敏感性和清除率。以往有低血糖史、过度血糖控制治疗或低HbA1C水平、新增加剧量运动、肾功能衰竭等都是糖尿病人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7]。本资料中有68例糖尿病患者均因消化道疾病呕吐、腹泻、进食减少却未停用降糖药物而诱发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平时均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包括磺脲类、双胍类、α2糖苷酶抑制剂、消渴丸等。说明以上药物都可致低血糖,所以在治疗中应经常监测血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药物剂量,以便最大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发生。本组资料中,2例为误服降糖药物引发低血糖昏迷,3例有恶性肿瘤病史,3例较长时间未进食而诱发,其余原因不明。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可因血糖下降程度、速度、个体反应和耐受性不同而呈多样化。一般有典型交感神经兴奋症状者容易被发觉,故容易纠正低血糖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而不具典型症状者,尤其是发生在糖尿病史长的老年患者,不易被患者所警惕,且容易误诊、漏诊或延误治疗,分析其原因有:①老年患者病程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交感肾上腺素反应性减低也引起低血糖患者无预警症状,导致反复发作低血糖的恶性循环[8]。尤其在摄入不足或排出过多的情况下。②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其肝、肾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磺脲类降糖药物(如格列苯脲)半衰期长,在体内代谢缓慢,易造成致命性的低血糖。③使用磺脲类药物治疗时可与其它药物发生作用,如水杨酸类、磺胺、β受体阻滞剂等可通过减弱葡萄糖异生,降低磺脲与血浆蛋白结合,降低药物在肝的代谢和肾的排泄等机制,增强磺脲类药物的降血糖效应而致低血糖。④老年人糖尿病常并发有自主神经病变,当低血糖症发生时,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缺乏以致发生严重的低血糖反应,使大脑神经细胞活动受到抑制,出现相应的神经细胞受损的表现。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应对患者进行教育,让患者了解在降糖治疗中,须要经常监测血糖及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以随时根据血糖水平而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如出现特殊情况也应调整药物剂量,如出现腹泻、进食减少等等。让糖尿病患者熟知低血糖反应,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作为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变化及时监测血糖,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 1CryerPE.Mechanismsofhypoglycemia2associatedautonomicfailureanditscomponentsyndromesindiabetes,Diabetes,2005,54:3592~3601. 2HolsteinA,PlaschkeA,EgbertsEH.Clinicalcharacterizationofseverehypoglycemia:aprospectivepopulation2basedstudy.ExpClinEndocri2nolDiabetes,2003,111:364~369. 3张巾超.低血糖症.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91~994. 4董砚虎,钱荣立,主编.糖尿病及并发症当代治疗.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85~290. 5CryerPE.Diversecausesofhypoglycemia2associatedautonomicfailureindiabetes.NEnglJMed,2004,350:2272~2279. 6CryerPE,DavisSN,ShamoonH.Hypoglycemiaindiabetes.DiabetesCare,2003,26:1902~1912. 7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WorkgrouponHypoglycemia.Definingandreportinghypoglycemia.DiabetesCare,2005,28:1245~1249. 8AmmittNN,FrierBM.HypoglycemiainType2Diabetes:Pathophysiolo2gy,frequency,andeffectsofdifferenttreatmentmodalities.DiabetesCare,2005,28:2948~2961.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