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检查诊断

2009-12-07 www.120gubing.com A +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横突部明显压痛为特征的慢性腰痛。亦有称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炎,或第三腰椎横突滑囊炎。

  腰椎横突位于腰椎两侧,无骨性组织保护,其中以第三腰椎横突最长,上有腰大肌、腰方肌起点,并附有腹横肌、背阔肌的深部筋膜。当腰腹部肌肉强力收缩时,该处所承受的拉应力最大,因此,第三腰椎横突上附着的肌肉容易发生牵拉损伤,引起局部组织的炎性肿胀、充血、渗出等病理变化,继而发生滑膜、纤维组织、纤维软骨等的增生,邻近腰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受到刺激,日久神经纤维可发生变性,产生腰痛和臀部痛。

  急性腰扭伤时可使第三腰椎横突周围的肌肉筋膜被撕裂,出现损伤性炎症,若治疗不当,可引起横突周围瘢痕粘连,筋膜增厚,肌腱挛缩等病理变化,并产生相应的症状。风寒湿邪的侵袭,由于一侧腰背肌紧张或痉挛,可引起对侧或同侧肌肉在牵拉的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损伤。

  主要表现为腰痛或腰臀部的弥漫性疼痛,亦可向大腿后侧至胴窝平面以上扩散,晨起或弯腰疼痛加重,有时翻身及步行困难。

  检查时在骶棘肌外缘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处有局限性疼痛,有时可触及一纤维性软组织硬结,常可引起同侧下肢反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为阴性。

  x线检查:x线摄片除可见第三腰椎明显过长外,有时左右横突不对称,或向后倾斜。

  本病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急性期宜采用手法或封闭治疗;病史长者可采用小针刀疗法,日久不愈,疼痛难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手法治疗

  (1)推揉压按骶棘肌法:患者俯卧,两下肢伸直,术者立于其左,两手手掌或大鱼际从第10胸椎平面起,自上而下轻快反复地推、揉压按脊柱两侧的骶棘肌,直至骶骨背面或臀部的股骨大转子附近并以两手拇指分别反复揉压两侧委中穴、承山穴,施术应以患侧为主。

  (2)弹拨第三腰椎横突:用一手拇指在第三腰椎横突处作与条索状硬块垂直方向弹拨,弹拨要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然后用拇指或肘尖在该处反复揉压。

  (3)捏拿滚擦腰肌:沿患侧骶棘肌自上而下捏拿,再用深沉缓和的滚法,上下往返治疗。然后沿骶棘肌纤维方向自上而下捏拿,同时配合腰部后伸被动活动。

  2.固定与休息;初起可卧床休息,起床活动时可用皮腰围固定,治疗期间要避免或减少腰部过度屈伸和旋转活动。

  3.练功疗法;急性症状缓解后,即可加强功能锻炼。患者身体直立,两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两手拇指向后顶按腰,横突,揉按局部,然后做腰部旋转和后伸、前屈运动,以放松腰肌,解除粘连,消除炎症。

  4.局部封闭;用醋酸强的松龙25mg2%利多卡因5ml,在第三腰椎横突处作骨膜

  及其周围组织浸润注射。每周1次,共2~3次即可。

  5.小针刀疗法;在第三腰椎横突尖部进针刀,用横行剥离法。

  6.手术治疗;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可采用硬膜外或局麻下,行腰背筋膜松解加横突部软组织剥离术,或横突切除术进行治疗。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本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鉴别主要在于压痛点的部位不同,本病的压痛部位在骶棘肌外缘第三腰椎横突尖端处,坐骨神经痛的表现也不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那样有明显的神经根性分布,直腿抬高试验可能阳性,但直腿抬高踝背伸试验阴性。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