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神经炎又称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属中医痿证、痹证范畴。可由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感染、过敏、变态反应等多种原因引起,损害多数周围神经末梢,从而引起肢体远端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运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另外,躯体各种癌症也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炎,多在原发症状出现前发生,应引起警惕。多发性末梢神经炎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也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神经根炎、格林-巴利综合征。
中医学认为本病是因为久居湿地、淋雨、感受湿邪,湿留不去,郁而化热,湿热侵淫阳明,脾胃受纳失常,津液气血之源不足,而致筋脉弛缓,肢体瘫痪,或寒湿之邪侵袭经络,气血运行受阻而出现肢体远端疼痛血肿,或因为营卫亏虚或瘀血寒湿,以致肢体麻木不仁,手足力弱。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本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毒物:包括重金属与化学品:②营养缺乏与代谢障碍;③感染性疾病;④预防接种后神经炎;⑤胶原疾病;⑥原因不明的多发性神经炎。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髓鞘肿胀、变性、脱失以及神经鞘膜细胞增生。神经轴突也有损害,程度不一,有时可见整个神经元受损。
临床常见原因有:
1.维生素B1缺乏引起,因此可以大量补充维生素B1,药店有售,很便宜。一次1片,一日3次,连续7天。也可以首次加倍服用一天。同时注意粗粮摄入、动物内脏摄入。
2.病毒感染:这就需要抗病毒治疗,或者给干扰素治疗。
3.其它营养素长期缺乏:如钙元素、维生素PP、维生素D等;同时注意补充营养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等。
临床上表现为多发性的周围神经麻痹,主要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分布的感觉、运动和营养功能障碍。感觉障碍多为手指、足趾的刺痛、蚁行、烧灼样等异常,典型的感觉障碍分布区呈对称性手套、短袜型。运动障碍多为手、足力量减弱;手、足肌肉萎缩、压痛;手、足下垂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营养障碍多为手、足出汗过多或无汗、发冷;皮肤光滑菲薄或干燥起裂;指(趾)甲松脆、角化过度。
多发性神经炎的诊断和鉴别
根据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运动及营养障碍和腱反射消失,诊断并无困难。
早期患者可能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请勿延误!临床上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周期性麻痹:无明确手套、短袜型感觉障碍,而且病程短暂,恢复迅速。
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后遗症):肌肉瘫痪多数不对称,且无皮肤的感觉缺损。
多发性神经炎的该如何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急性四肢瘫痪者应卧床休息,加强皮肤护理,急性期过后经常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