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放线菌病

新法治疗牛放线菌病||农业技术信息|技术信息专栏|中国农业网

2009-12-07 www.zgny.com.cn A +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的非接触性慢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病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牛最为易感。

  早期治疗

  本病病原体侵入初期时,局部无肿胀块,病牛没有明显的病变状态,当局部出现肿胀块时可及时诊断治疗。

  治疗方法

  用5%碘酊在肿胀部位分点深部注射,每天1次,同时用青霉素钾和链霉素混合,按体重计量每天两次。用药方法:每天早上用碘酊在肿胀部位深部分点注射,青霉素和链霉素颈部肌肉注射;下午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在肿胀块周围分点注射,碘酊的用量可根据肿胀块大小而定,如牛放线菌肿块在拳头大时,碘酊每次20ml,肿胀块增大可适当增量。林氏放线菌在头、颈、额间软组织局部肿胀时,因面积大,用量为每次50ml。碘酊的用药时间一般在5天左右,肿胀块开始化脓,待要破溃前进行外科手术。切开肿胀部位,排净脓汁,用碘酊浸纱布填入,每天换1次,连换3天即可痊愈。

  小结

  牛放线菌肿块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可使下颌骨软化以至牙齿松动,严重时影响采食。林氏放线菌使下颌软组织肿胀,严重时可压迫咽喉,使咽喉吞咽和呼吸困难,可使病牛窒息而死亡,早期治疗可限制肿块的增大,病灶越小、治疗越快,效果更好。碘酊对放线菌有抑制作用,同时又对侵害的部位起腐蚀作用,使局部加速化脓破溃,使病菌不至于大面积扩散。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