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摘要】发作性睡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点是白天嗜睡,通常伴有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夜间不安睡眠等。此疾病临床少见,且部分患者表现不典型,往往导致诊治的延误。本文报道2006-2008年就诊的3例患者的诊治情况。【关键词】发作性睡病诊断治疗临床资料:2006-2008年诊治的3例患者,其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19-37岁(平均27岁);病程:3-25个月(平均12个月);3例患者共同点:(1)活动中突然出现四肢无力、跌倒,数分钟后自行恢复(时间最长者约5分钟),能正常活动,无意识障碍。(2)白天嗜睡,在单调的活动中(如:聊天、静坐、进餐、驾车等)无先兆突然出现不能控制的入睡,10-30分钟即自醒,醒后感觉精力充沛,无不适。(3)夜间睡眠差,入睡困难,易醒。(4)因影响日常生活而痛苦、焦虑。(5)曾被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晕厥”予相应治疗,效果均不满意。(6)查体均未发现阳性体征;心电图、脑电图、血生化、头颅CT/MRI等辅助检查均未发现异常。不同点:(1)1例患者有醒前约5-10分钟的“全身无力、四肢不能活动、不能发出声音”的感觉(即睡瘫)。(2)2例患者检查“多导睡眠图”均有“睡眠潜伏期缩短,出现睡眠始发的REM睡眠等特征性表现”;另1例未作此项检查。根据:睡眠发作、无先兆的猝倒、睡眠瘫痪;查体未见异常。均考虑为“发作性睡病”分别予口服“哌醋甲酯”10mg2-3次/日。并嘱患者:避免长时间从事枯燥、单调活动;患病期间不宜驾驶;每日定时睡眠;保持心情愉快。用药5-7天后3例患者症状均减轻,2-3周后症状基本消失,“哌醋甲酯”减量维持治疗,继续口服3-5个月停药,随访6个月3例均无复发。讨论:发作性睡病因发病率低,且症状多不典型,对普内科医生及神经科医生来讲都是易忽视、误诊的疾病,因其少见诊治经验就更少了。经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患者通常10-20岁开始发病,男女患病率大致相等。我们在病史采集时需要注意:1、主诉是否为嗜睡或疲劳2、睡眠的时间、质量、数量3、夜间是否有打鼾和呼吸停止4、有无猝倒、睡瘫5、心理方面有无焦虑、抑郁6、对日常生活的影响7、诊治经过、生活习惯(包括吸烟饮酒等)。诊断依据:根据睡眠发作、猝倒、睡眠瘫痪、多导睡眠图检查有“睡眠潜伏期缩短,出现睡眠始发的REM睡眠等特征性表现”可诊断。治疗:1、非药物治疗:如心理上帮助缓解焦虑、生活指导等。2、药物治疗:目前无特效药物,可选择(1)哌醋甲酯10-20mg2-4次/日;(2)苯丙胺5-15mg2-3次/日;(3)普萘洛尔40-100mg/日。猝倒发作频繁者可给予(1)丙咪嗪25mg3次/日;(2)氯硝安定2-4mg/天。注意:此类患者不宜从事高空、水下、驾驶、高压电器等危险工作,以防发生意外。参考文献[1]周盛年.睡眠障碍.神经病学.ISBN7-117-06900-7/R.6901.[2]王荣,秦炯.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研究进展.国外医学.2001.28(6);29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