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病概述
来源百科 急性放射病(acuteradiationdisease)是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外照射和内照射都可能发生急性放射病,但以外照射为主。外照射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射线有γ线、中子和X射线等。
放射病诊断
放射病的诊断既要确定病人是否患有急性放射病,又要早期判断病情程度和就诊断时处于疾病哪一时期,这对指导及时采取有力的救治措施非常重要。
放射病早期分类
早期分类应在伤后即刻进行。战时从早期救治机构开始,平时可在入院初期进行。早期分类的主要依据如下:
放射病病史 主要指照射史。战时根据核爆炸的当量、爆炸方式、病员所处位置和有无防护等,初步估计病员受到的剂量。如为沾染区外照射,则根据所在沾染区的地面照射量率和伤员通过或停留的时间,推测病员受照射的剂量,同时还在了解病员有无内污染的可能。
平时的事故性照射,则根据事故的性质、辐射源的类型和活度、病员受照射时所处的位置和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过程中人员活动情况、有无屏蔽等,初步估计可能受到的剂量。
无论战时或平时,如病员佩戴有个人剂量仪,应及时了解个人剂量仪所指示的读数。
放射病初期症状 受照射后病员在1-2天内表现出的初期症状对判断病情有参考价值。
1.照后初期有恶心和食欲减退、照射剂量可能大于1Gy;有呕吐者可能大于2Gy。如发生多次呕吐可能大于4Gy。如很早出现上吐下泻,则可能受到大于6Gy的照射。
2.照后数小时内出现多次呕吐,并很快发生严重腹泻,但无神经系统症状者,可考虑为肠型放射病。
3.照后1小时内频繁呕吐、定向力障碍、共济失高、肢体震颤、肌张力增强者,可基本诊断为脑型放射病。在排除外伤因素的情况下发生抽搐者,可确认为脑型放射病。
对初期病状要注意进行综合分析,还要排除心理因素,表1所列各项可供参考。
表1急性放射病的初期症状
分型(度)初期开始时间持续时间(d)主要表现
骨髓型
轻 度几小时至1天或不明显>1乏力,不适,食欲稍差
中 度3~5h1~2头昏、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白细胞短暂升高后下降
重 度20min~2h1~3多次呕吐,可有腹泻,白细胞短暂升高后明显下降
极重度立即或1h内2~3多次呕吐,腹泻,轻度腹痛,白细胞短暂升高后急剧下降
肠 型立即或数十分钟内频繁呕吐、严重腹泻、腹痛,血红蛋白升高
脑 型立即频繁呕吐,腹泻,定向力障碍,休克,共济失调,肌张力增强,抽搐
放射病化验检查 1.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
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的下降速度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程度,尤其在战时是一个简单易行的早期化验指标(表2)。
表2急性放射病早期淋巴细胞绝对值(×109/L)
分型(度)照后1~2d照后3d
骨髓型
轻度1.21.0
中度0.90.75
重度0.60.50
极重度0.30.25
肠型和脑型<0.3
根据事故病例和实验资料,可作早期分类参考。
2.网织红细胞
外周血红细胞变化较迟,但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很早。照后5天内网织细胞明显下降,相当于3Gy以上的照射。48小时内消失,说明受到了致死剂量的照射。
3.血红蛋白量
骨髓型放射病早期血红蛋白量变化不明显,肠型放射病早期升高。
放射病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早期分类的继续,两者不可分割。目的是根据照射剂量、病情的发展和各项化验指标完成最后的确定诊断。
(一)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测定
正确测定病员受照射的剂量,是判断病情的主要依据。有条件时可分别测定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以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1.物理剂量测定
要详细了解事故时辐射场的情况、人与放射源的几何位置、有无屏蔽、以及人员移动情况和时间的变化等。如病员当时佩戴个人剂量仪要了解佩戴的位置。收集病人随身携带的手表红宝石和某些药品,前者用热释光法、后者用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法测定受照射的剂量。当有中子照射时,应收集病员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以及患者的头发、尿样和血液等生物制品,进行中子的活化测量,了解受到的中子剂量。必要时进行全身24Na活化测量,进行人体模型模拟照射测量。然后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结论。
2.生物剂量测定
利用体内某些敏感的辐射生物效应指标来反映病人受照射的剂量,称生物剂量测定。现在公认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是合适的生物剂量计,它与照射剂量有函数关系,特别适宜于0.25~5Gy剂量范围。但测定方法比较复杂,需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通常用作生物剂量测定的畸变类型是断片、双着丝粒体和着丝粒环。方法是在照射后24小时内(最迟不超过6~8周)采血体外培养48~72小时,观察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
近来有人用测定淋巴细胞微核率作为生物剂量测定的方法。淋巴细胞微核是游离于胞浆内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结构和染色与主核相似,大小为主核的1/3以下,其来源可能是染色体的断片。测定方法与染色体畸变率相似,观察分析比染色体畸变率容易。在0.2~5Gy剂量范围内,微核率与剂量呈线性关系。
(二)临床经过
初期和极其的主要临床表现,以及它们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等,可作为诊断的依据,表3所列内容可作参考。
表3各种程度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断参考表
主要症状脑型肠型骨髓型
极重度重度中度轻度
初期:呕吐++++++++++++-
腹泻+~++++++++~++~---
共济失调+++-----
定向力障碍+++-----
极期:开始时间(d)立即3~6<1015~2520~30不明显
口咽炎-++~-+++~+++++-
最高体温↓↑或↓>39℃>39℃>38℃<38℃
脱发-++~-+++~++++++~+-
出血-++~-+++~-+++++~+-
柏油便-++~-+++++--
血水便+~-++----
腹泻+++++++++++--
拒食++++~---
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