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少年复发性肺大泡破裂并自发性血气胸43例分析发表:(2007-06-1407:52);最后修改:2007-06-1407:52;栏目:[论文资料]
作者: 谢青亚,罗容,杨进军2007-4-134:50:50《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年2月第6卷第2期;【阅读:43】【留言】【繁w】
【摘要】目的报告43例青少年复发性肺大泡破裂并自发性血气胸的外科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患侧腋下小切口入胸,自制电钩分离胸顶粘连止血,肺游离后牵至切口切除修补肺大泡。结果42例一次性治愈,1例再次开胸手术止血。随访观变34例2~5年,无复发、无凝固性血胸及纤维胸形成。结论腋下小切口治疗青少年肺大泡破裂,具有方法简单、损伤小、时间短、恢复快等特点,在无胸腔镜条件的基层医院尤其适用。
【关键词】肺大泡;腋下小切口;自发性血气胸
1.1一般资料本组43例,男42例,女1例;年龄14~35岁,平均23.4岁;均为复发2次以上,最多达7次。术前X线诊为单纯气胸19例(44.18%),腋气胸24例(55.8%)。肺压缩50%~95%不等,胸内积血200~2800ml不等,平均460ml。肺大泡均位于上叶肺尖部,合并下叶背段3例,右肺中叶1例,数目7至数十个不等。右侧23例,左侧20例。
1.2手术方法全麻下健侧45°卧位,患侧腋下第4肋间小切口(6~8cm)入胸,吸净胸内积血,自制电钩分离胸顶粘连并止血(必要时可上钛铗),肺叶钳夹住肺尖至切口外,切除修补肺大泡,注水检查无漏气后50%GS40ml+滑石粉3~5g行胸膜固定,下胸部置胸引流管1根后即可关胸。
1.3效果及预后本组除1例于术后2天,因胸顶再出血行开胸再次手术止血外,其余病例均于术后2~3天拔去胸引,顺利治愈出院,随访观察34例(79.06%)2~5年,无1例复发,无凝固性血胸及纤维胸形成。
青少年性肺大泡与继发于炎症、肺气肿等老年性肺大泡有所不同,其病因多因先天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导致先天性发育异常有关,主要见于青年瘦长体型之男性,女性少见[1]。本组男42例占总数(97.67%)远高于女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部位多位于肺尖,Reid分类均属于Ⅰ型和Ⅱ型,肺大泡数目多,且局限呈簇状[2]。一旦发生破裂后,极易复发,对于复发性肺大泡破裂,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在有条件者,首选胸腔镜手术[3],在无胸腔镜条件的大多数基层医院,腋下小切口行肺大泡切除及修补,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创口小、操作方法简单、手术时间短、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恢复快等特点,费用较胸腔镜经济,易被患者接受。
青少年肺大泡破裂后,大多数导致血气胸,较少引起单纯性气胸,这是因为多数病例因肺尖部的大泡或大泡所在的肺组织与胸顶粘连及粘连撕裂活动性出血,血管源于体循环,压力较高,故出血较难自止[4]。因此,手术中应注意胸顶的彻底止血,笔者采用自制的类似腹腔镜胆囊切除所用的长柄电钩,可以较好解决这一问题,与普通电刀相比,在小切口胸顶视野极有限时,具有钩切时,视野清晰,电凝时间及勾切力度较好掌握,不易损伤胸顶大血管;电凝止血时用钩背,圆钝的钩背可避免肋间血管的切割性损伤。
术后常规采用胸膜粘连固定,既可防止复发,也可防止以后继发于炎症、肺气肿等因素后的肺大泡破裂肺组织广泛压缩危及生命,同时可防止胸顶的粘连撕裂大出血[5]。
对初次发病者,亦可采用简单的胸腔闭式引流,但因根本问题肺大泡未解决,故易复发,并可能有凝固性血胸、纤维胸等并发症须常规开胸处理[6]。
【参考文献】
1武忠弼.病理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5.
2黄孝迈.现代胸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141-142.
3崔玉尚.气胸治疗的手术方式比较.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3):224-225.
4FishAP(ed):pulmonarydiseasesandemphysemaVo1.1NewYork:McGraw-Hill,2001,483-484.
5李留峥.青少年自发性气胸56例手术治疗体会.中国医师杂志,2003,5(5):664-665.
6AydeAK,A1-DinHJ.Theresultsofthoracoscopicsurgergforprimaryspontaneouspneumotphorax.Chest,2000,18:235-238.
作者单位:614000四川乐山,乐山市红十字会医院外一科
(编辑:齐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