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大全良方》称粪瘘为“大小肠交”。
粪瘘多因产伤、妇科手术、疮疡等所致。以直肠与阴道间有瘘道相通,出现粪便从阴道排出为主要表现的瘘病类疾病。
1.有产伤、妇科手术、会阴损伤等病史。
2.粪便不能控制而从阴道排出,或阴道有排气。
3.因长期受粪便刺激,外阴、臀部及大腿内侧常发红肿、刺痒、灼痛等。
4.检查时可在阴道找到有漏粪的外口,以探针探入可达结肠。亚甲兰试验、靛胭脂试验可确定瘘孔部位。
肛瘘:瘘管外口在肛周而不在阴道内。
1.脾气亏虚证:粪便从阴道遗出,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质淡,舌苔白,脉虚弱。补脾益气。
2.下焦湿热证:阴道漏粪,外阴灼热、痒痛,流脓臭秽,纳呆,口苦口腻,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清利下焦湿热。
上一篇:粪瘘应该如何治疗?下一篇:性爱带来的痛苦小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