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包虫病

沪援疆楚福燧老人“肝包虫”是不是职业病?

2009-12-06 blog.ifeng.com A +

千万分之一几率包虫病右肝全切沪上首例上海支援新疆楚福燧“肝包虫”是不是职业病?新中国第一代畜牧师晚年医疗医保遇尴尬农民日报社驻沪记者唐士军报道沪上七旬老人楚福燧,早年支援新疆数十年,调沪后不久查出一种南方极为罕见的怪病――“肝包虫病”,并于1987、1991年,两次在上海中山医院实施肝部手术,其中第二次右肝被全切除。据介绍,中山医院主治医生当时即表示,这种怪病只有千万分之一的发病几率,楚福燧老人是沪上包虫病临床治疗肝全切第一例。早年在新疆牧区糊里糊涂得的病,垂暮之年在沪治疗一再遭罪。近期复查,患者肝部又有不明阳性“结节”出现,全家人非常着急。因为肝包虫病属于西部农牧区地方性寄生虫病,地处东部沿海的沪上医院并不擅治,没有一定的肝包虫病治疗手段,楚福燧老人体弱多病长途跋涉赴疆治疗有很多困难。寄生虫病研究专家说,肝包虫病主要发生于西部边疆牧区,造成这种疾病一定数量的发生,与不洁饮食、饮水以及不良的卫生状况有很大关系,其中一个传染源就是牧羊犬的粪便。楚福燧老人,196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边疆在天山风口下的巴尔鲁克山放牧。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畜牧师,楚福燧老人说,当时他们在牧区的工作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常年不见蔬菜瓜果,放牧时就吃牛粪烤出的稗子面馍馍;天气好的时候,常常站在齐腰深的冰雪水中给羊群除螨洗澡,坚持在刺骨的冰雪水中劳作,几天下来腿部皮肤溃烂,疼痛难忍;可以说,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人的生命安全都只能靠天保佑,更不要说得了病不知情……1985年,楚福燧在支援新疆建设23年后,按照国家政策调沪陪老,重新开始了新的工作;1987年,沪上工作单位组织的集体体检中,楚福燧不幸查出肝包虫病,同年即实施了第一次手术。中山医院的主治大夫,从未做过肝包虫病类手术,术中不慎将肝部10x10cm虫囊刺破,包虫流得整个腹腔都是――当时从患者肝部取出了整整一脸盆包虫,实施手术的医生、护士,术后恶心得连午饭也没办法吃。而这一病灶,到手术时已在患者体内整整生长了十多年。1991年,楚福燧在例行体检中发现包虫在相同部位复发,不得不接受第二次手术。专家介绍说,肝包虫病的虫卵,肉眼是看不见的,但它们会随着血液流动,随意流动和寄生。为了防止复发,免得留下后遗症,第二次手术整个切除了患者右肝。专家说,即使两次手术,但仍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所以楚福燧现在每年需要去上海市地方病寄生虫研究所复查。最近一次复查,再次发现阳性包虫,出现不明“结节”。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党和国家领导一再要求,对于那些曾经在艰苦地区工作过的干部,地方政府应当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关心照顾。据介绍,目前在新疆肝包虫病治疗是全部免费治疗。但新疆返沪的楚福燧老人,因为这一职业病,每年在不高的退休金中,需要拿出许多来承担治疗费用中20%-30%的“自费部分”。楚福燧老人所患的肝包虫病,显然不是其他一般的疾病,而是属于地方性职业病范畴,而且因包虫病右肝实施了全切手术,目前这在沪上仅此一例。既然属于职业病治疗,何来自费部分?患者再次出现肝包虫病复发迹象,虽经多年反映,职业病认定至今遥遥无期,靠不多的养老金生活的老两口徒呼奈何,拖累的孩子们也叫苦不迭。政府职能认定工作,的确需要尽快到位,职业病认定久拖不决,让这位七旬老人很是郁闷,无形加重了病情。上海地方病寄生虫研究所的专家称,肝包虫病研究攻关项目,已经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据报道,由新疆武警总医院庄仕华院长领衔的专家组,已经在肝包虫病病临床治疗与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每年高质量完成手术治疗上万例,正在为新疆地区肝包虫病治疗做出杰出贡献,曾受到军委主席胡锦涛等领导的嘉奖与肯定。期待沪上有关方面积极落实政策,帮助楚福燧老人确认职业病,落实治疗费用,联系新疆肝包虫病专业医疗机构,急人之急、疆沪联手,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帮助患者彻底解除病痛;体现人道主义关怀,让楚福燧老人拥有一个少痛苦、无痛苦的晚年,真正落实党和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宗旨。农民日报社驻沪记者唐士军24小时联系电话:13764318042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