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尿酸血症

中西医学话肾脏10:高尿酸血症肾病――梁学书

2009-12-06 www.wlin.net A +

首页>>健康・人口>>长寿之路>>文章正文保护视力色:中西医学话肾脏10:高尿酸血症肾病――梁学书[往来论坛][作者: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梁学书][加入时间:2007-7-2022:20:30][发表评论]

温岭卫生网・往来网健康频道7月19[长寿之路]作者按:二十一世纪以来,慢性肾脏疾病已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敌之一。同时,慢性肾脏病的防治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主要表现为慢性肾脏病防治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高、死亡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因此世界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3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病日”。

有初步结果显示,我国40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为8%~9%。而各种肾脏疾病,如果没有很好地控制,病情逐步发展,都会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给国家和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第一个“世界肾脏病日”,我国提出了“关爱健康,呵护肾脏――及早诊断,积极预防”的口号,号召卫生机构积极宣传,让广大人民重视及认识慢性肾脏病。

笔者撰写的《中西医学话肾脏》系列科普文章,共计二十篇。试从中西两种医学角度,介绍常见肾脏疾病及防治知识,在第二个“世界肾脏病日”――2007年3月8日到来之际,陆续在往来网上刊出,希冀对广大往友认识和防治肾脏疾病有所裨益。

中西医学话肾脏10

高尿酸血症肾病

温岭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梁学书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由于嘌呤代谢紊乱使血尿酸生成过多或由于肾脏排泄尿酸减少,均可使血尿酸升高。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即可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病变,称之为高尿酸血症肾病。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近年发病率逐渐增高。本病如能早期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延误诊治或治疗不当,则病情可恶化而死于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血症可见于多种疾病,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大多原因未明。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常见于各种慢性肾脏病及肾功能衰竭、骨髓、淋巴增生性疾患(如白血病、淋巴瘤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以及患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肥胖高血脂、冠心病、心肌梗塞、妊娠中毒症、金属及酒精中毒和应用某些药物后等引起血尿酸增高。正常人血尿酸水平男性最高值为420μmol/L,女性最高值为360μmol/L。一般认为血清尿酸超过390μmol/L时即诊为高尿酸血症。80%病例伴关节病变,常先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女性很少发病,如发生大多在绝经期后。高尿酸血症是高尿酸肾病的基础。中年以上男性患者,肾脏疾病伴关节病变和(或)尿石者,应疑及本病。血尿酸升高,尿呈酸性和(或)尿酸结石,并见有肾脏疾病表现者即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肾病。

控制高尿酸血症是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肾功能减退的重要措施。首先应避免吃含嘌呤高的饮食(如禁吃动物内脏,少吃鱼、肉类等),避免酗酒。应用抑制尿酸合成药――别嘌醇,此药对肾无害,在肾功能受损时亦可用(此药有其它副作用,请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尿酸排泄药会引起肾小管内尿酸浓度增高则对肾不利,应慎用,此类药以痛风利仙副作用较少。碱化尿液是防治尿酸结石的重要措施,尿酸碱度维持在6.2~6.5为好。大量饮水使每日尿量达2000毫升以上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忌用影响尿酸排泄、分泌及增加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噻嗪类、汞剂、氨苯喋、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及小剂量阿斯匹林等。

根据高尿酸血症肾病的临床表现,多见于中医的痹证、淋症、腰痛等疾病中。本病以实证为多,治疗上应随着病情的变化转归而辨证施治。以痹证为主者,应注意祛除外邪,活血通络;以淋证为主的要以清热利湿为重。若久病正虚,又要适当扶正。邪有寒湿、湿热、湿浊、血瘀之分;虚以肾阴不足为主。故临床宜辨虚实,用药酌情攻补。

[来源:温岭卫生网・往来网]  [编辑:方城徽]相关文章 ©往来网www.wlin.net・松门多部门联手整治餐饮卫生――徐政2007-8-2210:43:20
・入秋养生需“七防”2007-8-2021:34:35
・温岭三院首例“羊水栓塞”高危产妇脱险获救[图]――陈明英吴利云2007-8-2014:53:01
・国外儿童教育的5个典范2007-8-2010:05:00
・大溪中心卫生院念好“三字经”解决农民看病难[图]――林本祥2007-8-1912:10:26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困惑2007-8-178:36:19
・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2007-8-178:36:17
・温岭市计生协积极发展“会员志愿者服务队”――罗宝忠2007-8-1617:21:07
・泽国镇推动流动人口“一盘棋”工作顺利开展――罗宝忠徐玲玲2007-8-1617:20:07
・中医药抗肿瘤治疗的作用与地位――梁学书2007-8-169:30:31

往来网提示:
1、发表评论时请遵守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自觉维护网络道德。
2、来源自往来网的文章、图片、影片、动画及所有评论内容版权属作者和往来网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往来网wlin.net@163.com。
3、评论内容属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往来网观点;往来网载登和转载的文章不代表往来网观点,往来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4、在往来社区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关闭窗口 >>热门文章>>最新文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