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旁骨肉瘤

骨膜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2009-12-06 www.studa.net A +

  3讨论
  
  骨膜骨肉瘤是一种少见的表面骨肉瘤,在全部骨肉瘤中所占的比例不超过2%[2],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15~20岁为高峰[3],本组5例有4例发生于此年龄段。临床上骨膜骨肉瘤以局部疼痛、肿胀或肿块为主要表现,症状较轻,病情发展较慢。本病好发于胫骨、股骨,以近侧或远侧1/3多见。多位于前侧或两侧,后方少见。罕见于股骨下段后方皮质旁骨肉瘤的好发部位[4]。另外骨膜骨肉瘤也可发生于肱骨、尺骨、腓骨和髂骨[3]。
  骨膜骨肉瘤表现为皮质表面弧形肿块,与皮质表面紧密相连,两者间无透亮间隙影;肿块内有条状钙化或骨化影,可排列规则呈放射状或与皮质相垂直的平行针状,亦可不规则而呈杂草丛状或篝火状;肿瘤基底部钙化或骨化影密度浓,排列亦较密集,而向周围变少、变淡。肿瘤下的骨皮质表面粗糙模糊,有不规则增厚和凹陷,侵犯一般只累及骨皮质表层,骨皮质内层及骨髓腔不受侵犯。病理上[5,6]可见肿瘤同骨皮质表面紧密相连,呈分叶状突向周围软组织,边界清楚,基底贴附于骨皮质上,并可见骨皮质轻度浸润。肿瘤组织成分有软骨、骨样组织、骨和纤维组织。软骨可发生钙化或骨化。在软骨小叶周围可见到恶性梭形细胞,它们可直接生成肿瘤性骨质或类骨质。瘤骨远较皮质旁骨肉瘤为少,分布不均匀,少者甚至难以发现。有时镜下所见仅为低至中度的恶性软骨成份而被误认为软骨肉瘤,此时就需要结合影像学表现多处切片找到肿瘤细胞直接形成的骨样组织或骨组织才能确诊。
  综上所述骨膜骨肉瘤多位于长骨骨干或干骺端,贴于骨皮质表面,两者间无透亮间隙,骨皮质表面受侵。肿瘤向骨外软组织内生长,边缘清楚,其上下有骨膜反应。肿瘤长轴与骨干平行,肿瘤内可见条状钙化、骨化影,呈羽毛状或放射状排列,髓腔不受侵犯。骨膜骨肉瘤的影像特点并非特异,需注意与典型骨肉瘤、皮质旁骨肉瘤、骨膜软骨肉瘤、骨化性肌炎及血肿骨化等相鉴别。病理上[5]它具有软骨类肿瘤的特点,异型性较轻,不见肿瘤细胞产生骨样组织。该病恶性程度较低,发展缓慢,预后较典型骨肉瘤好。
  
  参考文献
  1UnniPeriostealosteogenicsarcoma[J].Cancer,1976,37:2466-2476.
  2ChewFS,Al-sinanAA.Periostealosteosarcomaofthetibia[J].AJR,1979,169:1034.
  3王玉凯.骨肿瘤X线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5-66.
  4徐爱德,曹来宾,徐德永.骨膜骨肉瘤的X线诊断v附6例分析w[J].临床放射学杂志,1988,7:40-42.
  5刘子君.骨关节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142-164.
  6SeegerLL,YaoL,EckardtJJ.Surfacelesionsofbone[J].Radiology,1998,206:17-33.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studa.net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