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持久髓内固定治疗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2009-12-06 qkzz.net A +

持久髓内固定治疗四肢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推荐到首页 □ 《中华中西医杂志》2008年第03期1/2页12作者单位:157011黑龙江牡丹江,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骨科

【关键词】骨纤维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滞,于出生后网状骨支持紊乱,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所致。临床上导致疼痛、畸形、功能障碍及病理骨折并不少见。我院自1996年以来,采用带锁髓内钉持久植入及羟基磷灰石充分填充的方法治疗骨纤维异常增殖症11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术前经x线术后经病理诊断。其中男3例,女8例;年龄11~36岁,平均16.5岁,9例股骨单骨病损,1例同侧的股骨及胫骨髂骨的多骨性病损,1例同侧股骨、髂骨的多骨性病损,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

1.2治疗方法术前根据x线片充分了解病灶范围,术中到达病灶行囊内刮除术,充分刮除病变组织后,再以石炭酸行囊内灭活术,刮除术后残留的创面予以充分止血,然后用羟基磷灰石充分填充骨缺损锁。固定带锁髓内钉呈管状,直径较粗(11~18cm),可根据x线平片进行选择并根据骨折部位在骨折端两侧钻孔上锁。采用c型臂电视x线定位下上锁或者瞄准器定位上锁。所有病人均予以外固定8~12周后功能练习、避免早期负重。待x线片证实骨折愈合征象后逐渐负重。髓内钉可以持久固定数年。

术后随访8个月~5年,骨折愈合顺利,髓内钉无松动、折断及弯曲。术后4周x线片显示病灶骨缺损填充材料轮廓清晰,密度较周围骨密度略低。术后12周x线片显示填充材料的边缘模糊,与正常骨组织分界不清。术后半年示骨缺损填充材料和正常骨组织之间界限进一步变模糊,大部分骨折为愈合征象。术后1年见填充材料与正常骨组织的边界已完全消失,全部骨折愈合征象。术后24个月显示骨缺损区域密度均匀,可见骨小梁形成。

骨纤维结构不良及在其基础上出现的病理性骨折在临床上都不少见,特别是骨干大部受累,破坏严重者,以往多主张病段切除后行带血管的骨瓣移植或固定后行肢体延长,但是这些方法移植骨与主骨对接处固定困难、骨愈合时间长、治疗费用高,病人难以接受。合并骨折的病变以往多行固定待骨折愈合后行病灶清除植骨或者病灶清除植骨固定同时进行,普通的治疗方法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短期反复骨折。二是反复出现内固定失效,再发畸形。这种持久式的髓内固定以内固定物管径大、交锁固定为这类病人提供了可靠的固定;持久植入又为预防骨折或再骨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羟基磷灰石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骨传导性,现在使用的含有骨诱导活性的bmp的复合羟基磷灰石,把生物材料的骨诱导性和骨传导性结合为一体,可以较好地修复骨缺损,尤其是大段骨缺损。羟基磷灰石复合bmp能够修复骨纤维结构不良造成的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骨修复生物材料。解决了自体骨移植供区来源有限,骨量少且患者要接受取骨区的二次手术痛苦;以及异体骨费用高、排异反应及传染疾病的风险,减少多种并发症。

1/2页12评论(0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