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能明确诊断肝包虫病[1],图像直观清晰,不仅能准确定位,观察数目、形态、大小,还可根据囊壁及囊内结构特点,准确地进行分型,可以将包虫细分为单纯型、内囊分离型、多子囊型及实变钙化型,同时还可观察因包虫压迫所致肝内胆管扩张及周围脏器受压情况[2]。本文诊断110例,经手术证实104例,诊断符合率达94.5%。
CT诊断肝包虫,图像清晰,不受含气脏器及骨骼的影响,可明确诊断,准确地进行分型[3],本文诊断53例,符合51例,符合率96.2%,但由于CT检查费用昂贵,发生本病的多为牧民,患者不易接受,普及较困难。
肝扫描诊断肝包虫,由于核素扫描只能对占位性病变提示“冷性”、“凉性”或“混合性”,不能够明确诊断。
腹部X线平片检查,仅6例在肝区显示环形钙化影而诊断包虫钙化,27例为膈肌呈驼峰或波浪状向胸腔内膨出,其余均未见异常,而膈肌上移等为肝包虫压迫膈肌的间接征象,不能明确诊断。
上述四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相比较,CT及超声诊断符合率较高,可明确诊断。而超声检查简便、经济、安全无创,可反复多次观察,图像具有一定特征,诊断符合率高,应作为肝包虫检查的首选方法。特别在大西北新疆地区,本病为多发病、常见病、人畜共患病,具有牧民多发的特点,超声诊断仪可随医疗巡回队下乡进行普查、筛选,对防治肝包虫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更多健康信息请拨打咨询电话:800-8697-888,或点击此处向专家留言咨询。请患者遵照医嘱进行治疗,本站文章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推荐或指引,不能凭此购药、用药、诊断疾病或开处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B超在肝包虫病治疗中的诊断价值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