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200987067 分类号:R575.1
主要完成单位: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潘爱萍、林英辉、黄小琪、陈定雄、陈晶、黄古叶、以敏
任务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推荐部门: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登记日期:2009年4月29日
本研究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科研立项课题(桂教科研Z2006087),课题研究时间为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已按照课题申请书要求完成研究。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是可逆转阶段。因此,及早诊断肝纤维化,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以阻断和逆转肝纤维化发生和发展,对防止肝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仍是肝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但肝穿活检是一种损伤性检查,具有明显的局限性。探讨肝纤维化患者血清标志物与肝脏病理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处理,根据权重系数,寻找出肝纤维化的相关检测指标用于判断肝纤维化的数学判别式,为临床诊断和防治肝纤维化提供依据。
本课题选用HA、LN、PIIIP、CIV、I、FN、MMP2、TIMP1、ALT、AST、GGT共8种肝纤维化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联合检测,最后对这些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发现(1)PⅢP、CⅠ、CIV、LN、HA、TIMP1均与肝纤维化的发展呈显著正相关关系,FN是与肝脏纤维化分期、肝脏炎症分级呈显著负相关。(2)ALT、AST、GGT与肝纤维化分期、肝脏炎症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3)TIMP-1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而逐步上升,但MMP2的组内差别的相对较大。(4)诊断肝纤维化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是HA、PⅢP、TIMP-1、MMP2、CⅠ、CIV、LN、FN。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是TIMP-1、HA、PⅢP、MMP2、LN、CIV、CⅠ、FN。我们将肝纤维化的三个阶段区分开,在同一个肝纤维化阶段内分析这些血清学指标的关系,得到了不同肝纤维化阶段各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聚类分析产生的分类结果涉及了这些指标对肝脏纤维化指示的敏感性、特异性。聚类分析的结果直观的将不同阶段的肝纤维化指标画出了最为接近的血清学指标,国内未见文献报道,这也正是本课题的创新点。该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廉。这些研究结果还有待临床诊断的进一步检验,可以预期,这些研究将对临床早期特异敏感的诊断肝纤维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对防治由肝纤维化造成的严重后果有良好的作用,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
打印收藏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