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肝性脊髓病

肝移植治疗肝性脊髓病1例的长期疗效

2009-12-05 www.jk300.com A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收治了一例肝性脊髓病患者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的患者,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HBV相关指标恢复正常。现患者为肝移植术后68个月,可站立,双下肢肌力增强,人为辅助下可行走,症状好转无恶化,肝性脊髓病得以控制。

  据悉,患者张某,男性,35岁,1996年体检时发现乙型肝炎,经“干扰素”治疗2个月后无效而放弃治疗。2002年3月发现“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患者出现头晕、手颤症状,血液检查显示血氨增高,B超及MRI检查示“门脉内血栓形成”。同年6月行“门静脉溶栓及脾肾静脉分流术”疗效不明显,同年9月出现头晕加重,双下肢僵直,行“脾肾分流口堵塞,门静脉溶栓术”后头晕明显好转,下肢僵直无改善。于是,肝胆外科王顺祥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组织专家会诊。

  查体显示,患者神志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头颅无畸形。胸背散在蜘蛛痣,右肋缘下见18cm手术斑痕,腹式呼吸稍弱,腹壁肌肉较僵硬,未见静脉曲张,肝脾未触及。双下肢僵硬,肌力Ⅲ级。膝腱反射亢进。B超检查显示:(1)肝硬化,胆囊壁水肿,门静脉实变;(2)脾脏切除术后。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HBsAg、HBeAg、HBcAg阳性;ALT40.0U/L,AST68.0U/L,总胆红素38.6μmol/L,直接胆红素17.9μmol/L,间接胆红素20.7μmol/L,白蛋白34.0g/L,球蛋白22.0g/L;血氨3320μmol/L。综合各项检查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脊髓病。随后,肝胆外科组成抢救小组,经过简短的病情分析,确定了手术方案,并做好术前准备,2002年12月9日对患者实施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历时数小时后终于完成,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跟踪随访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HBV相关指标恢复正常。现患者为肝移植术后68个月,可站立,双下肢肌力增强,在家属辅助下可行走,症状好转无恶化,肝性脊髓病得以控制。

  据王顺祥主任介绍,肝性脊髓病为慢性肝病晚期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虽然较低,但一旦发病,将会造成患者肢体行动障碍甚至完全瘫痪,患者生活不能自理,该病约83.7%病例发生于门体静脉分流术后,手术到脊髓病变时间间隔4个月到10年不等,且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进行综合治疗。如各种肝病的病因治疗,针对肝性脑病的治疗,脊髓病治疗以及以减少毒性物质吸收为目的的外科手术治疗。但其疗效都不能令人满意。而目前肝移植技术的发展为肝性脊髓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肝移植可以给患者植入一个健康的肝脏,从根本上解决分流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本病例即为肝移植控制早期肝性脊髓病进展,该患者通过原位肝移植术使其肝性脊髓病症状免于进展恶化,我们认为早期实施肝移植为治疗肝性脊髓病的最佳选择。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