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北京东大肛肠医院就来讲解一下中医诊断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点:
1、肛门局部红、肿、热、痛,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可有恶寒发热,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口干等全身症状。
2、随肛痈发生的具体部位不同,其表现为:
(1)肛门皮下脓肿:肛门疼痛,开始为持续性疼痛,继后呈跳痛性质,咳嗽,行走、排便可使疼痛加剧。检查时见肛门周围出现红肿突起,并有触痛。如已成脓,按之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轻。
(2)坐骨直肠窝脓肿:开始只感肛门部不适或微痛,逐渐伴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后局部症状加重,肛门有灼热或跳痛。指诊患侧坐骨直肠窝可摸到有触痛的隆起。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初起常表现为发热、寒战,全身倦怠不适等症状。然后感觉直肠部沉重,常想排便,排便时肛门不适和酸痛,有时可发生排尿困难或尿潴留。指诊患侧直肠壁处可摸到隆起肿块,并有压痛及波动感。
(4)直肠粘膜下脓肿:初起常有直肠部沉重或饱满感,继则出现钝性酸痛或跳痛,大便时症状加重,发热,头痛,全身乏力。指诊在直肠壁上可触及一卵圆形波动包块。
(5)直肠后间隙脓肿:初起恶寒发热,直肠及肛门区沉重感,骶尾部出现钝性疼痛并沿肢体向下放射。指诊直肠后方可触及硬性包块,或有波动。
下面在介绍一下体检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可看到什么不同特症,好方便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
1.骨盆直肠窝脓肿:位于直肠两侧,其上界为腹膜,下界为肛提肌,前方男性为膀胱颈和前列腺,后方为直肠侧韧带。此脓肿早期肛门外无肿块,手指伸入肛内可触到肿块,晚期脓液穿破肛提肌后,在肛外迅速形成较大脓肿。
2.直肠后脓肿:位于直肠和骶骨之间,上界为腹膜,下界为肛尾韧带,两侧为直肠侧韧带。早期肛外亦无肿块,手指伸入肛内后在骶骨前可触到肿块,晚期脓液窜过骶尾韧带旁,脓液同时或先后进入肛外皮下,在肛外左后或右后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为马蹄形肛瘘。
3.粘膜下脓肿:位于肛门齿线以上的粘膜下,表面为直肠粘膜,里为肛门内括约肌或直肠环肌,无明显的上下界线。肛内指检在粘膜下可触及表浅之肿块,此种脓肿不易窜到肛外,而在粘膜破溃后成为内盲瘘。
4.坐骨直肠窝脓肿:位于肛提肌下方,坐骨和直肠之间,为浅部脓肿之较大者、检查时可见:(1)肛门两侧不对称,一侧稍高突,皮肤不红,但灼热,可有较大范围的触痛区,早期较硬,难以发现波动感;(2)指诊发现有触痛包块,相当于一侧坐骨间隙,其上端在肛直肠环平面以上。
5.肛周皮下脓肿和肛门后脓肿:检查可见肛门一侧有一界限不明显的微红色突起包块,触痛明显,此脓肿易于破溃,溃后形成浅部肛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