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高尿酸血症

高尿酸血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2009-12-05 www.100c.cn A +

(一)高尿酸血症人体内尿酸有两个来源从富含核蛋白的食物中核苷酸分解而来的属外源性;从体内氨基酸磷酸核糖及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合成和核酸分解代谢而来的属内源性对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内源性代谢紊乱较外源性因素更为重要同位素示踪研究正常2体内尿酸池平均为1200mg每天产生约750mg排出500~1000mg约2/3经尿排泄另1/3由肠道排出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在正常人体内在血循环中99%以上以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形式存在血清尿酸盐波动于较窄的范围据国内资料男性平均为5.7mg/dl女性4.3mg/dl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重要标志当尿酸生成增多或/和尿酸排出减少时均可引起血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尿酸是人类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血尿酸盐浓度和嘌呤代谢密切相关嘌呤代谢的反馈调节及尿酸合成途径见图1

  图1嘌呤代谢反馈调节及尿酸合成途径

  嘌呤代谢的第一步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PRPPAT)所催化有几种可能机制使嘌呤合成增加:①底物PRPP或/和谷胺酰胺增多;②酶的量或活性增加或对嘌呤核苷的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③腺苷酸或鸟苷酸减少从而对酶的抑制降低时均可使嘌呤合成增加而异致尿酸生成增多在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引起此酶能促使次黄嘌呤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转换成鸟苷酸当HGPRT缺少时PRPP消耗减少PRPP积聚而使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

  有一小部分原发性痛风患者尿酸的生成并不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主要是由肾脏的清除减退所致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尿酸盐可自由透过肾小球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所吸收(分泌前再吸收)而后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分泌后的尿酸盐又有部分被吸收(分泌后再吸收)当肾小球的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排泌尿酸盐减少时均可引起尿酸盐的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除由于血液病及化疗放疗时细胞核破坏过多核酸分解加速使尿酸来源增加外大多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尤其是各种肾脏疾病及高血压性肾血管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致使尿酸滞留体内有时可达很高水平此外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药物如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慢性铅中毒亦能使尿酸排泄受抑制结果均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二)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尿酸盐的溶解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即pH7.4温度37℃时为6.4mg/dl当体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时在某些诱发条件下如损伤局部侔沤档途植pH降低或全身疲劳酗酒等则易结晶析出尿酸盐结晶可趋化白细胞白细胞和关节囊滑膜内层细胞吞噬尿酸盐后在数分钟内可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体外试验也表明单核细胞亦可受尿酸盐结晶刺激并释放白细胞介素Ⅰ(IL-1)能引发痛风炎症并使之加剧这些因子的产生能被秋水仙碱所抑制因此秋水仙碱能有效地制止痛风发作尿酸盐结晶被细胞吞噬后很快使吞噬溶酶体膜破坏释放水解酶引起白细胞坏死释出激肽等多种炎症因子导致急性炎症发作细胞器的磷脂膜如含有胆固醇和睾丸酮则对尿酸盐导致的胞浆溶解反应敏感如含β雌二醇则有抗拒性这可解释痛风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下肢关节尤其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底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三)痛风石(tophi)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尿酸盐沉积为细小针状结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所谓痛风石常发生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症状关节软骨是最常见的有时是惟一的尿酸盐沉积的部位引起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软骨下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可发展为关节强硬和关节畸形

  (四)痛风的肾脏病变痛风患者常有肾脏损害主要有三种变化:

  1.痛风性肾病痛风肾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肾髓质或乳头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型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痛风病人尸检中有较高的上述痛风肾表现并常伴有急性和慢性间质炎症性改变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一般认为痛风性肾病属轻度缓慢进行性病变但常因掺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等因素而使痛风的肾脏改变无论在发生发展病理和预后上都变得非常复杂

  2.急性梗阻性肾病由于尿酸(非尿酸盐)结晶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而使尿流阻塞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血尿酸盐重度增高的患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时尿酸盐大量生成所致

  3.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00倍约为35%~40%84%为单纯性尿酸(非尿酸盐)结石4%为尿酸和草酸钙结石余为草酸或磷酸钙结石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盐浓度的增高尿尿酸排出量的增多而增加当血尿酸盐>12mg/dl或尿酸排出>1100mg/d时半数病人有肾结石尿酸的pKa为5.75在血浆pH7.4时99%以上呈离子状态(尿酸钠盐)而在尿pH5.0时85%为非离子状态(尿酸)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g尿酸持续性的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碱化尿液至pH7.0时尿酸溶解度可增加10倍

  (五)本病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见表1:

  表1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分类

类型尿酸代谢紊乱遗传特性原发性(一)原因未明1.尿尿酸排产生过多和/或肾清除减少多基因性2.尿尿酸排出增多产生地多:有或无肾清除减少多基因性(二)伴有酶及代谢缺陷1.PRPP合成酶活性增加产生过多;PRPP合成增加X-伴性2.HGPRT部分缺少产生过多;PRPP浓度增加X-伴性继发性(一)伴有嘌呤合成增多1.HGPRT完全缺乏产生过多;LeschNyhan综合征X-伴性2.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产生过多和肾清除减少;糖原累积病Ⅰ型(VonGierke病)常染色体隐性(二)伴有核酸转换增加产生过多;如慢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疗时或放疗时(三)伴有肾清除尿酸减少肾功能减退;由于药物中毒或内源性代谢产物抑制尿酸排泄和/或再吸收增加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