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跟骨骨刺综合征

什么是骨刺

2009-12-05 www.shenmeshi.com A +

骨刺在医学上称为骨质增生,又称骨赘。可以说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年龄的增生,关节的软骨逐渐退化,细胞的弹性减小,骨关节在不知不觉中被磨损,尤其是活动量大的颈、腰、膝关节、足跟,损伤的关节软骨在没有血管供给营养时,就很难修复,这时在关节软骨的周围血液循环比较旺盛,就会出现代偿性软骨增长,此即为骨质增生的前身,时间久了,增生的软骨又被钙化,这就是骨质增生,也叫骨刺。

骨刺多发生在腰椎、颈椎、膝关节、跟骨等活动及磨损较多的部位。骨刺发生后多数人可无任何症状,但若压迫了周围的组织,如神经、脊髓、肌腱、肌肉时,常出现局部酸痛、关节活动受限、肢体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有些患者则表现为头痛、头昏、脖子发硬、视物不清、大小便异常等。这种病多发生于老年人,有人统计,45─60岁的人发生率为74%,80岁以上者发生率为90%,由此可见,年龄越大,发生率越高。

人老了为何易长骨刺呢?

这是因为人体在活动时往往会过分牵拉附着在椎体骨边缘上的韧带和小关节突上的关节囊,由于经常不断地牵拉,反复刺激那里的骨膜,就会引起椎体边缘及小关节骨质增生。这种增生是椎骨在韧带、关节囊附着的地方形成的一突起,在X线片上显示其外形尖锐,有点像"刺"。而且这种骨刺的形状又有点像凸起的嘴唇,比原来的椎体肥大,所以也叫唇样增生或脊椎肥大。当骨刺长在颈椎压迫了邻近的神经,脊髓或椎动脉等组织,引起颈项、上肢以至全身的种种症状,我们就称之为颈椎病。长在跟骨上的骨刺,为跟骨刺。

一般认为除极少数骨刺压迫神经、血管或重要脏器需要手术切除外,绝大多数病人都应采取非手术治疗。

首先要避免和减轻病变部位的过度劳累。可经常进行缓性而柔和的肌肉伸屈锻炼,以增强肌肉的弹性使酸痛麻木等不适感觉减轻或消失。

其次,在症状发作时要适当休息,同时进行热疗、推拿、按摩或局部疼点封闭等治疗,以减轻疼痛。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可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骨刺有一定疗效。

第三,在整个康复治疗措施中,药物治疗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手段。常用的药物有骨刺片、硫酸软骨素A、复方软骨素片、复方丹参片、维生素E等。对疼痛症状明显者,可给予止痛镇静药,如芬必得、安定等。有麻木症状者,可选择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ATP等营养神经的药物辅助治疗。

足跟骨骨刺有哪些表现?

足跟骨刺一般在有跟尖炎的基础上形成,发病较慢,主要症状为足跟疼痛,走路时加重,下床无法采地,活动几下,症状可减轻,疼点位于跟骨内侧面及跟骨下方和跟后面,x线的侧面投影,实质是骨质增生,因此,用小针刀或手术切除骨赘并不能除疼痛。

预防足跟骨“骨刺”引起疼痛的措施有:

(1)选择合适的鞋子。对年轻人来说,应尽量少穿鞋跟过高的鞋子。因为高跟鞋增加了脚的负担,使脚底的跖腱膜趋于紧张,张力升高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