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年期综合征患病后心电图的变化方法随机选择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并排除其他心脏病者218例,其中女192例,年龄47~58岁,平均(52±4)岁;男26例,年龄51~67岁,平均(60±5)岁。患更年期综合征前后分别查常规心电图。结果患更年期综合征后,窦速、房性、交界性和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ST-T缺血性改变均较发病前显著增(P<0.05~0.01)。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心电图异常改变可能与卵巢、睾丸功能减退、内分泌功能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精神心理作用和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异常,导致心肌缺血和心电不稳定有关。
关键词更年期综合征心律失常心电描记术
更年期综合征是人生中年向老年过渡时期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18例为住院和门诊患者,女192例,男26例。年龄男51~67岁,平均(60±5)岁;女47~58岁,平均(52±4)岁。凡有明确心脏病更年期者不收入本研究中。
1.2诊断标准更年期综合征诊断按《实用内科学》标准。
1.3方法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查体,常规检查,X线胸片,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等,并与诊断更年期综合征之前1年内的心电图作比较。
2.1218例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阵发性心慌、胸闷159例(72.9%),发作性面部潮红、潮热感167例(74.3%),阵发性出汗114例(52.3%),情绪激动异常103例(47.2%),全身酸痛不适98例(44.9%),泌尿生殖系统症状73例(33.5%),女性月经紊乱176例(80.7%)。有症状者195例(89.4%),仅23例(10.6%)无症状。
2.221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病前后心电图比较见表1
表1218例更年期综合征患病前后心电图比较
注:患病前后自身比较P<0.05,P<0.01218例更年期综合征心电图异常200例(91.7%),仅有18例(8.3%)未发现心电图异常,部分病人可同时有几种类型心律失常。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闭经前后或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等原因而丧失卵巢功能后出现的内分泌、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的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在女性更年期又称经绝期综合征。但55~60岁之间男性也可发生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只要及时给予诊断和适当治疗,是完全可以控制的,预后较好[1]。本组中有症状者195例(89.4%),仅23例(10.6%)无症状。更年期综合征引起心电图异常机理可能有:(1)卵巢、睾丸功能减退;(2)内分泌功能平衡失调;(3)自主神经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易导致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及其它心律失常;(4)精神心理作用。精神和心理应激易促发各种心律失常;(5)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异常。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分泌可促发心血管系统表现,尤其是心律失常。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心律失常,重点在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一般不需抗心律失常治疗。较轻者可用谷维素30~60mg,1日3次口服,可起到较好疗效。如果出现频发和较重的心律失常,可根据其类型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治疗[1~3]。
1慈书平,王福军,张开滋,等.临床心律失常.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7-210.
2VirmeulenA,敏江.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国外医学情报,1994,15(14):15.
3叶雪倩.更年期综合征发病机理的临床观察.中华妇产科与产科杂志,1990,(2):92.
作者单位:362000福建医科
212001江苏镇江解放军第359医院内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