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共同性外斜视

共同性外斜视的征象及医治

2009-12-05 www.eyes100.com A +

目前认为多数外斜视与局部解剖(眶轴向外,眼球外展居休息眼位)或神经支配(辐辏不足或分开过强)有关,是在双眼视觉反射尚未发育或巩固之前遭到破坏所致。少数先天性或婴儿型外斜视是因眼外肌异常,致使双眼视觉反射不能建立而丧失融合功能。

共同性外斜视症状:

为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眼视轴偏向颞侧;眼球运动无障碍,注视任何方向时斜视角均相等;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常见两种类型,一类早年发病,开始多为外隐斜,随年龄增长,融合功能不足,逐渐发展成间歇性外斜视。

表现在疲劳或精神不集中时出现外斜,当用意志控制时,外斜视消失,亦可出现视力疲劳、视力模糊、复视、眼酸和头痛等症状。双眼视力正常,多数呈交替性外斜视。另一类表现为恒定性外斜视,由于间歇性外斜视失去意志控制或一眼屈光间质混浊或有屈光参差,使一眼视力下降所致。

共同性外斜视治疗:

共同性外斜视在间歇期内有双眼视功能,通过及时治疗,获得双眼视的可能性较大。通过检查视力和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确定无器质性病变后,用1%阿托品膏散瞳检影验光。

若有近视可完全矫正或稍过矫,以促进调节辐辏功能,协助矫正外斜位;若有弱视,则做各种弱视训练以提高视力,并用同视机进行视功能训练,消除抑制,恢复双眼同时知觉和一定的融合力及融合范围。手术治疗一般行外直肌后徙或内直肌缩短术;或外直肌后徙加内直肌缩短术。

上一篇:关于恒定性外斜视的表现和治疗原则下一篇: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