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骨旁骨肉瘤

骨旁骨肉瘤的X线表现

2009-12-05 www.qqyy.com A +

3.2CPOS与DDPOS的鉴别诊断骨旁骨肉瘤的去分化既可以发生手术后,也可以发生首次影像检查时,本组病理中,CPOS的大小1~15cm2,平均7cm2,DDPOS的大小2~20cm2,平均9cm2,经t检验(α=0.05),P=0.09>0.05,说明骨旁骨肉瘤的去分化与肿瘤的大小无关。骨旁骨肉瘤是低度恶性肿瘤,环绕骨干生长是其特征,线状间隙是其环绕骨干生长的结果;同时,骨旁骨肉瘤可以侵犯髓腔,本组病例中,CPOS和DDPOS的线状间隙和髓腔侵犯发生率分别为:55.56%(10/18),44.44%(8/18)和38.46%(5/13),46.15%(6/13);经χ2检验(α=0.05),P分别为:0.68,0.76;CPOS和DDPOS的线状间隙和髓腔侵犯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以上两点说明,无论骨旁骨肉瘤是否发生去分化与否,均可出现线状间隙和髓腔侵犯。骨旁骨肉瘤含有软骨岛、脂肪组织、纤维结缔组织[1,3~5],随着肿瘤的生长,可以包裹周围的血管、肌肉、神经组织[1,4],而且骨旁骨肉瘤可以出现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之类的病变[5],所有这些,均可以造成肿瘤的密度不均匀;本组资料统计中,密度均匀的病灶只有9例,CPOS和DDPOS分别为7例(38.89%)和2例(15.48%),经χ2检验(α=0.05),P=0.50>0.05,差异无显著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能从线状间隙和髓腔侵犯的有无,肿瘤密度是否均匀,肿瘤大小这四个方面来鉴别CPOS和DDPOS;DDPOS的去分化区域在放射学表现为低密度区域,在血管造影中表现为富血管区域[4],在MRI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9];CT能更好地显示肿瘤内部的低密度区,髓腔内侵犯,线状间隙[4,5,9]。所以,笔者认为,平片一旦诊断骨旁骨肉瘤,应尽量做CT,MRI,血管造影,必要时活检,以争取将DDPOS从CPOS中区别出来,提高诊断水平,指导临床治疗。

3.3骨旁骨肉瘤与骨膜骨肉瘤的鉴别(图5)病理组织学上,该瘤属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镜下为丰富的软骨组织构成异型分叶状软骨岛,周边为间变的梭形细胞,纤细的骨样组织位于软骨岛的中央及恶性梭形细胞之间,骨样组织和骨呈明显的放射状排列[1,2,7,8];好发于胫骨上端,成年男性多见[1,8];X线表现:肿瘤位于骨干或干骺端,瘤体呈椭圆形或弧形肿块,长轴与骨干平行,无线状间隙,骨皮质受侵呈蝶形凹陷,肿块的上下端见骨膜反应及Codmans三角,肿瘤密度不均匀,瘤体内见钙化,垂直于骨干的骨针[1,7,8],少有骨髓腔侵犯。CT图像上,肿瘤包绕皮质生长,肿瘤密度较低,不均匀;MRIT2加权图像上,肿瘤病灶表现为高信号,髓腔内骨髓组织亦可见反应性高信号(并非肿瘤信号),与骨皮质外的肿瘤信号不相连,很少见到髓腔的直接侵犯[8]。

3.4骨旁骨肉瘤与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的鉴别该瘤很少见,男性多见,股骨干好发,发病年龄与髓内骨肉瘤相仿;组织学上与髓内骨肉瘤没有区别,可分为成纤维细胞型骨肉瘤、骨母细胞型骨肉瘤、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三型,不出现经典的骨旁骨肉瘤,骨膜骨肉瘤的典型镜下结构。X线表现:骨表面球形或半球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广基与骨干相连,可见皮质破坏,骨膜反应,没有线状间隙;与骨膜骨肉瘤相比,骨膜反应稀少,髓腔和周围软组织侵犯明显,少有垂直状骨针[1,7,8,10]。

(责任编辑:施静妮)

第一页上一页123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