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20期摘录如发现有乱码,请点击下面链接浏览原文
正文摘录:
应用∞Tc―MDP治疗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骨痛1例郭忠张维奇13001l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核医学科患者,男,68岁,双足持续性疼痛伴行走不稳18个月,生活半自理状态。查体:心肺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双髋关节以下痛觉减退,双足、踝关节无红肿,双足屈侧掌趾关节处痛觉加强。AFP、cEA、CA~50在正常范围,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增高。头颅、肋骨、肩关节、胸腰椎、腰骶部、坐侧股骨、双膝关节、胫腓骨、足部x线片示普遍性骨质不均,有囊状及条片状密度增高影,长骨骨小梁消失,部分骨面上见有程度不同的膨胀性改变。胸部cT示胸骨柄、肋骨、部分胸椎可见骨质破坏、密度增高,呈骨样改变;MRI示胸腰椎及部分椎体附件信号异常;SPECIT、全身骨显像示躯干及四肢骨呈典型骨质疏松改变,肋骨、胸骨、肩关节、脊柱胸腰段、骨盆张素莲皇甫海韬536400新疆福海县妇幼保健站左侧股骨头可见多处放射性异常浓聚区。经骨科、肿瘤科、神经内科等多科会诊确诊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目前该病无特殊治疗方案,临床上仅仅给予止痛等对证治疗,疗效不佳。我们应用”乳一MDP200mg,加入0.9%生理盐水中静滴,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间隔2周,采用第2个疗程。共应用4个疗程。患者用第1个疗程后自觉疼痛部位有所缓解,每日可步行一定距离,应用3―4个疗程后疼痛进一步明显缓解,走路趋向平稳,生活可基本自理,并停用止痛物。讨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成熟期骨成熟停滞,出生后网状骨支持紊乱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多见于年轻人,偶见于婴儿和老年人。可有局部疼痛、畸形变及病理性骨折的临床表现,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本病例为老年患者,双足持续性疼痛伴行走不稳为主,影像学检查证实全身多发典型改变,有囊状、条片状密度增高影,呈“丝瓜瓤”改变,正常骨小梁结构消失。患者疼痛为主。而骨痛的发生多为局部慢性炎症、周围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致机械压迫、缺血产生疼痛因子(如前列腺素、炎性介质组胺等)。应用”Tc―MDF’治疗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国内未见相关报道。可能由于”Tc―MDP中二磷酸盐对金属离子,特别是对二价金属离子的鳌合力强,降低若干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抑制胶原酶对软骨组织的分解和破坏作用,抑制破骨细胞,增强成骨细胞的活性,改善局部骨代谢;同时”Tc―MD[’抑制前列腺素和炎性介质组胺的产生,具有镇痛消炎作用。该患者骨显像结果呈典型骨质疏松改变,而”Tc―MDF’有P―c―P键,结构稳定,能抑制磷酸钙结晶的形成,延缓磷灰石结晶聚集成大块晶体,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防止羟基磷灰石结晶溶解,抑制骨吸收,改善骨质疏松症状,减轻症状,疗效确切。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发率低,并且更罕见于老年患者。本文应用”’rC―MDP治疗仅l例患者,在治疗机理探讨及观察骨细胞生物学因子变化方面存在欠缺,需要今后进一步完善。胎儿头骨残留宫腔12年1例患者,38岁,孕4产3,因阴道间歇性流血12年余,加重1个月来我院就诊。于2006年3月3日人院,自述于1994年其妊娠4个月余,因其已生育一子二女,此胎属计划外生育,故在本县人民医院妇产科行中期引产术,引产失败,行宫内碎胎术,术后,主治医师嘱患者已放置了宫内节育器。出院后,阴道有少量不规则流血,患者未予治疗,持续数月后,患者去医院就诊,诊断为节育器不良反应,给予止血、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因其经济条件所限,不能住院求治,便常自购消炎、止血药物口服,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数年,造成患者精神及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数月前,患者又去上级医院就诊,做彩色B超数次,均显示宫内节育器,子宫未显示病变。近1个月阴道流血量稍增多,较平时加重,来本院就诊后,先行止血、抗感染治疗,进行B超检查,提示宫内节育器呈“O”型,距宫底2cm处,未见其余病变,在其本人同意下,行取环术,在无菌操作下行取节育环,扩宫时感觉宫口有阻碍感,用取环钩钩出,见一块约3cm×2cm色棕黑,质硬的骨头,经鉴别为胎儿颅骨,后用小号卵圆钳又取出大小不等约12块此物,因出血较多,没有继续取节育器,行止血抗炎对症治疗后,患者已无阴道流血,1周后,再行取环术,术中取出圆形节育器1枚,已变形,术后患者无任何不适反应。讨论碎胎术是危险性较大的手术,进行宫腔操作时应相当谨慎,术后不能及时放宫内节育器,要定期复查,同时病人出现不适症状后,医生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处理,避免给病人造成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中国社区医师2007:~20期(综台版)(第9卷总第173J~)10l
阅读此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