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梅毒 (1)先天性骨梅毒: 1)梅毒性骨软骨炎: 临床表现通常在梅毒婴儿出生后前半年中见到,先天性梅毒婴儿中‘70%~80%可有骨软骨炎,常见于股骨、肱骨、尺骨、桡骨等四肢长骨的干骺端。患部肿胀压痛,关节附近肌肉萎缩。患部因疼痛造成运动障碍,肢体下垂呈松弛状,合并骨骺分离时更为明显。全身症状有身体极度衰弱,皮肤苍白,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体重减轻,患儿常有低热、哭声低哑,还可有皮炎、粘膜斑、鼻炎、头发及指甲损害等。 X线检查可见骨骺增宽、骨骺线部出现密度增高的白线,呈锯齿状。 2)梅毒性骨膜炎: 临床表现先天性早发性梅毒于出生后2~3个月可有骨膜炎病变,多为对称性,常见于胫骨、肱骨、尺骨、腓骨等处。晚发梅毒多在5~15岁左右发生,常见于颅骨及胫骨、锁骨、尺骨、桡骨等长骨。发生于手足部掌、跖的指、趾骨时,可有局部肿胀,手指(趾)呈梭形,称为梅毒性指(趾)炎。患处有钝性疼痛,夜间加重,活动增多或天气温暖时疼痛加重。浅表部位可扪及骨膜增厚,表面不平滑,局部压痛。 X线见骨膜增厚及钙化,胫骨病变主要在内侧,胫骨中部向前凸出弯曲呈腰刀状,颅骨可见骨皮质表面粗糙,骨膜增厚,密度增加。 3)骨髓炎: 临床表现临床上无急性骨髓炎表现,患处稍有疼痛及酸痛。 X线检查见骨质破坏,有新骨生成,死骨出现,骨密度增加,骨膜增厚,髓腔消失。 (2)后天性骨梅毒: 临床表现可发生于梅毒病的第二期及第三期,以骨膜炎为主,部分患者表现为梅毒骨炎及骨髓炎,症状与先天性表现相似。影像学检查先天性骨梅毒相似,但先天性梅毒性骨髓炎为弥散性骨破坏,后天性则多为局限性。 2.关节梅毒 临床表现与诊断:按关节受累及轻重可分为四期: 1)关节痛型:多见于早期梅毒患者的膝、踝、肘、腕等关节,多为对称性关节酸痛,夜间较重,运动后减轻,但无游走性疼痛,小关节很少受累,无关节红肿及活动受限,X线检查可有阳性发现。 2)梅毒性滑膜炎型:见于早期梅毒患者,多发生在较大关节,轻微的滑膜炎仅局部有酸痛,较重的除酸痛外,关节有肿胀,有触痛,关节活动受限。少数梅毒瘤可发生破溃形成瘘管,X线可见关节肿大,关节骨质增生及破坏。 3)梅毒瘤性关节炎型:见于晚期梅毒患者,由关节周围滑囊梅毒瘤或骨端梅毒瘤破溃入关节而致。以膝关节多发,受累多为大关节,有关节肿大、微痛及运动受限,少数梅毒瘤可发生破溃形成瘘管,X线可见关节肿大,关节骨质增生及破坏。 4)夏科关节型:受累关节明显肿胀,但无疼痛,且活动受限不明显。关节穿刺液为血性,仔细检查可发现知觉和腱反射减退或消失。X线片所示关节骨质破碎严重,破碎的游离碎骨片密度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