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枢关节脱位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寰横韧带部分撕裂,还是完全横断。如部分撕裂,通常采取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重量1~3kg,牵引3周后即予头颈胸石膏固定。诊断明确的横韧带断裂,多数学者认为非手术治疗不能恢复其稳定性,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如若拖延将对复位不利。手术目的在于复位,恢复寰齿关节解剖学的稳定性。通常采用在颅骨牵引下施行寰枢椎固定术。其方法主要为Gallie法。该法即经后路将寰椎后弓与枢椎棘突用钢丝扎紧并植骨融合;Brook法,经寰椎后弓两侧各绕钢丝,并循经枢椎椎板下穿越,每侧各植一骨块扎紧钢丝。近年有许多改良技术被采用,经口途径行寰枢椎关节植骨融合术已有报道。气管切开,经口或鼻切开,用一橡皮条自鼻孔绕口腔紧紧固定悬雍垂。在咽后壁一纵形切口,达寰椎前弓结节并用动力钻切除前弓结节及齿状突。两侧关节面软骨切除,在枢椎椎体前面及寰椎前弓植入自体髂骨,以利寰枢间骨性融合。本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术后感染的预防也较困难。寰枢椎半脱位的治疗较轻易,其方法包括牵引复位和固定,也有些病例未采取任何治疗,而数天后有可能自然复位。通常应用枕颌带Glisson牵引,取正中位牵引,牵引重量根据年龄而定,成人用2.5~3kg,儿童用1.5~2kg即可。在牵引过程中拍片复查,并根据复位情况对牵引重量和方向作调整。一般2~3天即可复位,维持牵引2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固定或颈部支持牵引2周,并用头颈胸石膏固定或颈部支架。顽固性半脱位及陈旧性半脱位,可应用颅骨牵引,复位后可考虑采用寰枢融合术。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局部表现主要是枕下和枕颈部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假如合并脊髓损伤,有三种情况发生:(1)呼吸中枢受到波及时,于损伤现场致命;(2)损伤后有一过性神经,表现短暂肢体瘫痪或肢体无力,但能迅速好转乃至治恢复;(3)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及呼吸功能障碍,此为最严重者。假如未获得及时有效治疗,寰椎脱位则更加严重,脊髓受压也随之加剧;(4)迟发性神经症状。损伤在当时和早期并不发生,随着头颈活动增加而逐渐出现。寰枢椎脱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头颈部倾斜。假如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有时微小的创伤就可造成寰枢关节旋转移位,头在旋转位置上,取代了寰椎在枢椎上面的运动,两者仅能有少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