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疾病百科> 寰枢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脱位的诊断|横韧带断裂,爆裂性骨折

2009-12-04 www.xjguke.cn A +

  寰枢关节包括两部分:①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的上关节面构成;②齿状突前、后关节,分别位于齿状突前面与寰椎前弓的齿凹和齿状突后面与寰椎横韧带之间,形成两个滑膜腔。寰枢关节的周围有寰椎横韧带、齿突尖韧带、翼状韧带、覆膜及寰椎后弓与枢椎椎弓间的韧带。头部旋转运动的90%发生于此关节。寰枢关节脱位是上颈椎最常见的严重损伤。如未及时治疗,其脱位程度常进行性加重,导致脊髓高位受压而危及生命。

  【病因病机】

  横韧带包绕并限制齿状突过度活动,保持寰枢椎稳定。由于头颅部遭受突然屈曲作用,头部的动能大部分集中在横韧带上,齿状突恰在其中央部,形成一种切割外力,可造成横韧带断裂。或垂直暴力作用造成寰椎爆裂性骨折时,寰椎侧块和椎弓骨折分离移位也可造成横韧带断裂,当横韧带损伤或断裂时即可出现寰枢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如其移位程度超过椎管的有效间隙时,则可造成高位颈髓损伤,严重者多死于现场或搬运途中。

  如头颈极度前屈、极度后伸或向左右剧烈旋转时,由于齿突尖韧带和翼状韧带高度紧张可引起齿状突骨折。并随惯性作用继发寰枢关节脱位。其中以头颈前屈所致的前脱位多见,后脱位相对少见。齿状突骨折后,由于其与寰椎同时向前移位,使齿状突上端后缘至寰椎后弓前缘的距离仍保持原状,但下端处则减少,而寰椎内径较宽大,使脊髓有退让的余地,因此与后脱位相比,其对颈髓压迫的机会相对少。合并脱位的齿状突骨折大多见于基底部。

  【分型】

  根据有无齿状突骨折可将其分为单纯性寰枢椎脱位和伴有齿状突骨折的寰枢椎脱位。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一)外伤史

  有明确的外伤史,以同炎症性、发育性及病理性脱位相鉴别。

  (二)症状与体征

  其临床表现取决于横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和寰椎前脱位程度以及是否对脊髓造成压迫。如果单侧向前移位时,头部离开患侧向健侧倾斜;颈部疼痛和僵直,枕大神经痛等,脊髓压迫症状和体征极少发生。双侧前脱位显著的患者,其头部前倾,张口受影询,颈椎各方向活动均受限制;其咽壁隆起,使鼻咽腔缩小,说话不清带有鼻音;触诊触到其前脱的寰椎前结节;枕颈区变平而枢椎棘突明显隆起,有压痛及该区疼痛。双侧前脱位者可压迫脊髓而表现为四肢瘫或偏瘫。严重的陈旧性半脱位,表现为斜颈及运动受限,颈部活动时疼痛,并可导致面部发育不对称。

  (三)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正常人寰枢椎开口位片的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当寰椎双侧前

  说位时,虽齿状突轴线通过寰椎轴线,但两侧寰枢关节突关节间隙变小或重叠,侧位x线片寰齿间隙增大。在寰椎单侧前脱位时,开口位摄片主要特征表现是枢椎齿状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不对称,或有脱位侧关节突关节间隙变窄,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解剖关系发生改变(图20_4)。寰椎存在一定程度的旋转,引起齿状突轴线与寰椎轴线的交.而且两侧侧块大小不对称和齿状突一侧块间距大小不等。侧位x线片能清晰显示专状突和寰枢椎弓之间的距离变化,正常情况下在3mm以内。寰椎前弓结节后缘中点至齿状突距离(ADI)(图20・5)比较有用:寰齿间距增大:侧位片可见寰椎前弓后缘与专状突相对应点的距离,正常成人和儿童分别为2.5mm和3mm;如成人寰齿间距在3~5mm之间,常提示有横韧带断裂。如寰齿间距为5―10mm则提示横韧带有断裂并部分辅勖韧带撕裂;如达10~12mm则表明全部韧带断裂;枕颈伸屈动力性侧位上。屈位时显示寰椎前弓和齿状突呈“V”型间隙,提示横韧带下纤维以外的部分撕裂,使寰枢椎借助

  未断纤维束起支点作用,而显示寰齿间隙上部分分离呈“V”型。

  2.cT检查可与寰椎椎弓骨折及上颈椎畸形等疾病相鉴别。特别在颈部有创伤史,有颈部疼痛,僵硬或固定体位,而x线未发现异常时,CT检查有助于防止漏诊。

如需了解更多骨科知识,请拨打上海西郊骨科医院全国公益免费电话:400-820-2825.

上一篇: 跖趾关节脱位的诊断
下一篇: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临床表现与诊断浏览次数: 我想咨询留言相关新闻:          热点新闻:          推荐新闻: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腾讯QQ

相关文章

推荐专家

健康助手

手足口病骨质疏松包皮过长月经不调

支气管炎神经衰弱皮肤过敏失眠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