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急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的急性发作,均有典型的过程,发病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剧烈绞痛、阵发性加重,痛常放射至右肩或右背,而后出现恶心、呕吐,病情重时还会有怕冷和发热。部分病情重的患者有黄疸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恶心、呕吐和发热等。急性胆囊炎会引起右上腹疼痛,一开始疼痛与胆绞痛非常相似,但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腹痛其持续的时间往往较长,呼吸和改变体位常常能使疼痛加重,因此病人多喜欢向右侧静卧,以减轻腹疼。有些病人会有恶心和呕吐,但呕吐一般并不剧烈。大多数病人还伴有发热,少数病人还有眼白和皮肤轻度发黄。
当医生检查病人的腹部时,可以发现右上腹部有压痛,并有腹肌紧张,大约在1/3的病人中还能摸到肿大的胆囊。化验病人的血液,会发现多数人白细胞增多。B超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囊壁增厚,并可见结石堵在胆囊的颈部。
根据以上的症状、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一般能及时作出急性胆囊炎的诊断。胆囊炎可单独存在或与胆石并存。急性胆囊炎一般不需作X线检查,对于不典型者,X线摄影可能有助于同其他急腹症作鉴别。急性胆囊炎可引起附近肠管扩张,有时可将增大的胆囊衬托出来。慢性胆囊炎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粘膜破坏、囊壁增厚并有纤维化,导致胆囊浓缩和收缩功能受损,平片偶见胆囊壁钙化。
对于胆囊炎、胆石症的原因,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以下3个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1)胆汁淤滞:由于炎症或内脏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胆囊的张力降低,括约肌紧张性增高,或二者功能失调时,肠内的蛔虫可上行进入胆道,或由于炎症,引起输胆管的管腔狭窄,胆汁排出障碍,均可导致胆汁淤滞。(2)细菌感染:胆汁淤滞为细菌创造了生长繁殖条件。肠道内的细菌可向胆道逆行,或经血行、淋巴流动等途径进入胆道,以及蛔虫钻入胆道均可引起胆道感染。(3)胆汁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胆汁中的主要成分是胆酸盐、磷脂和胆固醇。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一定的比例,形成一种胶态溶液。当吃了高糖、高胆固醇、低脂肪酸的饮食时,可使它们之间的比例失调,以致使胆固醇被析出。细菌感染,特别是大肠杆菌感染时,可分泌出一种酶,使胆汁中的胆红质沉淀并钙结合形成胆色素钙。这些沉淀物,附在钻进胆道后死亡的蛔虫、虫卵、细菌和一些炎性坏死组织的表面而形成结石。也可能是这些沉淀物流过胆道系统时,在突然扩大区、缩小区所形成的旋涡运动而沉积下来形成结石。
预防胆囊炎、胆石症的办法就是保持精神愉快,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和调节饮食,积极预防和治疗胆道蛔虫病、糖尿病、肾炎、溶血性疾病,控制感染,不要长期服用降血酯药物,控制用女性激素,严格掌握正确施行胆道手术。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黄润生
3上一篇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