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从大便带血病人的大肠上切下来的“肉球球”,医生管我叫“息肉”,并说长在结肠的息肉容易癌变,这可把我的主人吓坏了,刨根问底地问大夫:“息肉究竟是咋回事?息肉都长在哪里?都会癌变吗……”医生哪有时间给你细讲。还是让我来....“息肉”自述:我是癌瘤的哥们
结肠息肉是指任何隆起于结肠粘膜表面病变的总称。在胃肠道息肉中,以结肠最为多见,尤以直肠及乙状结肠为甚。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结肠息肉病理
病变主要位于直肠、结肠、可累及小肠和胃,病灶可呈节段性分布于直肠,乙状结肠,直肠几乎总被累及。
息肉数目30-300甚至更多。息肉之间相隔健康的粘膜。息肉肉眼为鲜红色,呈圆型,表面光滑,有蒂或无蒂,直径大小不等。
切面可见充满粘液的微囊肿。一般本病被看作错构瘤性病损,属于良性疾患。
结肠息肉的症状
早期无任何症状。因并发症而出现的症状,为排便次数增加,粪便中杂有血液和粘液,有里急后重、腹泻及排便不畅感觉。
晚期可出现贫血及恶病质。腹部触疹一般无阳性发现,直肠指诊及乙状肠镜检查可发现息肉。
对可疑病变,应采取活体组织检查以除外癌变。钡剂灌肠可以确定病变范围和程度。
结肠息肉的辅助检查
1。钡剂灌肠气钡双重造影可见到直肠和结肠肉息为大小不等之充盈缺损像。
2。结肠镜检查,发现直肠、乙状结肠有独立或多发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