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4日上午,苏大附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薛寿儒博士在全市率先开出了记忆障碍门诊,当天,共有70多个患者慕名前来,门诊量要比平时多出两至三倍。薛主任说,当天前来看病的,除了个别老病人外,大部分病人都是因感觉记忆存在障碍而前来的。
两大发病因素
到医院记忆障碍门诊求医的,仅仅是患记忆障碍的病人中极少的一部分。2001年,有关部门对全国14个城市的调查统计表明,记忆障碍的发病率高达8―16%%。在美国,记忆障碍的发病率是所有疾病中最高的,排在各类疾病之首。
薛寿儒指出,所谓记忆障碍是指一个人处于一种不能记住或不能回忆信息、技能的状态,包括记忆减退、健忘、错构和虚构。人的记忆分识记、保存和再认三个过程,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上述记忆障碍,而一般人所说的健忘指的是由于“再认”环节出现问题而导致的记忆障碍。
过去,健忘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人都认为人老了,就会“糊涂”了,所以就有“老糊涂”的说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工作节奏的变快,越来越多青春时尚的年轻人也加入了“糊涂虫”阵营,他们或者记不住反复背了几遍的东西,前看后忘记,或者老是丢三落四,忘这忘那。薛寿儒指出,导致记忆障碍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导致的心因性记忆障碍,二是脑血管病变、退变性疾病等器质性疾病导致的器质性记忆障碍。
压力过大是导致出现记忆障碍的一个原因。这种情况比较多的出现在初高中学生以及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身上。在门诊上,薛主任发现,部分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精神紧张,会导致暂时的记忆障碍,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白领由于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高强度以及竞争的激烈出现压力过大,这种超负荷的压力反映在身体上就是紧张、健忘。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由压力过大导致的记忆障碍并不是一种疾病,此时通过一定的心理调整,再适当辅以药物治疗,大都就能恢复。
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记忆障碍要占整个发病人群的80%%左右。据介绍,脑器质性病变,有时也称脑破坏性病变,是指脑部有明显的形态学或肯定的生理生化改变的脑部病变。有很多脑器质性病变都可以出现一定程度的记忆障碍,如脑炎、脑膜炎、老年性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脑肿瘤、脑缺氧、癫痫、颅脑外伤等等,此时的记忆障碍既有可能是某种疾病的症状,也有可能就是疾病本身。
各类中毒比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以及脑缺氧等也会因脑部神经造成巨大毒害而引起记忆障碍。此外,过度吸烟、饮酒、缺乏维生素,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全身性疾病也会引起记忆障碍。最近,专家也开始注意到,心理因素对健忘症的形成也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到医院就诊的记忆障碍症患者有很多有抑郁症症状。一旦人陷入抑郁症,就会固执地仅关注抑郁本身而对社会上的人和事情漠不关心,于是大脑的活动力低下,而诱发记忆障碍。